• shùn
  • rén
  • yīng
  • tiā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ùn rén yīng tiān

成语解释:同“顺天应人”。

成语出处:《周易·革》:“天地革而四时成,汤武革命,顺乎天而应乎人,革之事大矣哉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常用于颂扬建立新的朝廷

繁体字形:順人應天

英文翻译:To be agreeable

顺人应天的意思

顺:1.向着同一个方向(跟“逆”相对):顺风。顺流而下。2.依着自然情势(移动);沿(着):顺大道走。水顺着山沟流。3.使方向一致;使有条理次序:把船顺过来,一只一只地靠岸停下。这篇文章还得顺一顺。4.趁便;顺便:顺手关门。顺嘴说了出来。5.适合;如意:顺心。顺眼。不顺他的意。6.顺利:顺遂。这些年一直很顺。7.依次:顺延。8.顺从:归顺。百依百顺。9.姓。

人:1.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人。女人。人们。人类。2.每人;一般人:人手一册。人所共知。3.指成年人:长大成人。4.指某种人:工人。军人。主人。介绍人。5.别人:人云亦云。待人诚恳。6.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丢人。这个同志人很好。他人老实。7.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人不大舒服。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。8.指人手、人才:人浮于事。我们这里正缺人。9.(Rén)姓。

应:[yìng]1.回答或随声相和:应答。呼应。应对(答对)。应和(hè)。答应。喊他不应。应承。反应(a.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,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;b.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;c.回响,反响)。2.接受,允许,答应要求:应邀。应聘。应考。3.顺合,适合:顺应。适应。应机。应景。应时。应用文。4.对待:应付。应变。应酬。[yīng]1.该,当,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:应当。应该。应分(fèn)。应有尽有。2.随,即:“桓督诸将周旋赴讨,应皆平定”。3.姓。

天:1.天空:顶天立地。太阳一出满天红。2.位置在顶部的;凌空架设的:天棚。天窗。天桥。3.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,有时专指白天:今天。过了冬至,天越来越长了。4.用于计算天数:每天。第二天。三天三夜。忙了一天,晚上早点儿休息吧。5.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:五更天。天儿还早呢。6.季节:春天。冷天。三伏天。黄梅天。7.天气:阴天。天晴。天冷了。8.天然的;天生的:天性。天资。天足。9.自然界:天灾。人定胜天。10.姓。

成语评论

顺人应天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儿文绉绉,但它背后的意思其实特别接地气——顺应人心、遵循自然规律。比如,咱们常说的“退耕还林”就是典型的例子:政府看到土地过度开垦导致沙尘暴频发,于是调整政策,鼓励农民种树恢复生态。结果呢?环境变好了,农民还能靠林业赚钱。这种既解决人的需求,又保护自然的做法,不就是“顺人应天”的鲜活写照吗?

有人可能会问:“顺人应天是不是让我们被动接受命运?”其实恰恰相反。比如疫情期间,许多企业突然转型线上办公,表面看是被迫改变,实际上是通过主动调整工作模式,既保障员工安全(顺人),又维持了社会运转(应天)。这种灵活应对的智慧,反而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。

说到个人生活,我有个有趣的观察:现在年轻人流行“早C晚A”(早上咖啡提神、晚上酒精助眠),表面看是生活习惯,深层反映的其实是高压环境下,人们试图在快节奏中寻找平衡。如果能进一步调整作息、适度运动,或许能更接近“顺人应天”的状态——既满足当下需求,又符合健康规律。

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:科技发展这么迅猛,为什么古人说的“顺人应天”还没过时?看看最近火爆的AI绘画就知道答案了。虽然技术能生成精美图像,但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,依然需要艺术家把机器算法和人类审美结合起来。这说明再先进的技术,终究要服务于人性需求,这就是当代版的“应天”与“顺人”的融合。

我始终觉得,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打破了“人定胜天”的二元对立。就像种庄稼,老农民都懂“看天吃饭”的道理——选对品种是顺应土地(应天),科学施肥是满足作物需求(顺人)。这种世代相传的智慧告诉我们:真正的成功,从来都是顺势而为的成果,而不是硬碰硬的较量。

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,不妨试试“顺人应天”的思考角度:这件事里哪些是客观限制(天),哪些是人的真实需求?找到两者的结合点,或许就会像疏通河道一样,让问题自然流淌向解决方案。毕竟,流水从不与岩石对抗,但它总能找到奔向大海的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