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é zhí ná wèn
成语解释:革:革除;拿:逮捕。革除职务,逮捕问罪
成语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上回书交待的是安公子因安老爷革职拿问……他把家中的地亩折变,带上银子,同着他的奶公华忠南来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官场等
繁体字形:革职拿问
英文翻译:Get fired
革:[gé]1.去了毛并且加过工的兽皮:皮革。制革。2.(Gé)姓。3.改变:革新。变革。4.开除;撤除(职务):开革。革职。[jí](病)危急。
职:1.职务;责任:尽职。职分。天职。有职有权。2.职位:调职。在职。就职。兼职。撤职。辞职。3.旧时公文用语,下属对上司的自称:职等奉命。4.掌管:职掌。5.只;仅:职此而已。6.姓。
拿:1.用手或用其他方式抓住、搬动(东西):他手里拿着一把扇子。把这些东西拿走。2.用强力取;捉:拿下敌人的碉堡。拿住一个小偷。凭他多年的教学经验,这门课他拿得下来。3.掌握:拿权。拿事。这事儿你拿得稳吗?4.刁难;要挟:这件事谁都干得了,你拿不住人。5.装出;故意做出:拿架子。拿腔作势。6.领取;得到:拿工资。拿一等奖。7.强烈的作用使物体变坏:这块木头让药水拿白了。碱搁得太多,把馒头拿黄了。8.引进所凭借的工具、材料、方法等,意思跟“用”相同:拿尺量。拿眼睛看。拿事实证明。9.引进所处置或所关涉的对象:别拿我开玩笑。
问:1.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请人解答:询问。问事处。不懂就问。答非所问。2.为表示关切而询问;慰问:问好。问候。3.审讯;追究:审问。问案。首恶必办,胁从不问。4.管;干预:过问。不闻不问。5.向(某方面或某人要东西):我问他借两本书。6.姓。
“革职拿问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严肃,但它到底用在哪里呢?举个场景:古代某县官贪污受贿,朝廷查明真相后立刻将其革职拿问,百姓纷纷拍手称快。你看,这里既有“撤职”的动作,又有“调查追责”的后续,是不是挺有画面感?
有人可能会问:这成语和现代职场有关系吗?当然有!比如某公司高管因财务造假被董事会停职,同时启动内部审计——这就是现代版的“革职拿问”。核心问题其实在于:当权力失去监督时,如何通过制度及时止损?
仔细想想,这成语藏着两个关键动作:革职是切断问题根源,拿问则是追溯责任。就像园丁发现病枝立刻修剪,再检查土壤是否被虫蛀。这种处理方式既果断又系统,反而能促进组织健康。
有趣的是,古代“革职拿问”常伴随抄家、流放等严惩,而现代更注重证据链和法律程序。这种演变恰恰说明,随着社会进步,问责机制正从“震慑性惩罚”转向“系统性修复”。
个人觉得,这个成语在当代的价值不仅是描述事件,更提醒我们:建立透明的监督体系比事后追责更重要。就像防火比救火更有意义,预防机制到位了,“革职拿问”这类终极手段自然用得越来越少。
下次看到新闻里某官员被调查,不妨观察整个过程是否符合“先停职再审查”的逻辑链条。你会发现,规范的流程既能保障当事人权利,又能维护公信力——这可能就是传统文化智慧给现代治理的启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