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iàn
  • xuē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miàn sì xuē pí

成语解释:脸上皮肤如同靴皮。形容满脸皱纹。

成语出处:宋·欧阳修《归田录》卷二:“田元均为人宽厚长者,其在三同,深厌干请者,虽不能从,然不欲峻拒之,每温颜强笑之,尝谓人曰:‘作三司使数年,强笑多矣,直笑得面似靴皮。’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指满脸皱纹

繁体字形:靣佀鞾皮

英文翻译:Look like a boot

面似靴皮的意思

面:1.头的前部;脸:面孔。面带微笑。2.向着;朝着:背山面水。这所房子面南坐北。3.物体的表面,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:水面。地面。路面。圆桌面儿。面儿磨得很光。4.当面:面谈。面洽。面交。5.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:鞋面儿。这块布做里儿,那块布做面儿。6.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,有长有宽,没有厚。7.部位或方面:正面。反面。片面。全面。多面手。面面俱到。8.方位词后缀:上面。前面。外面。左面。西面。9.a)用于扁平的物件:一面镜子。两面旗子。b)用于会见的次数:见过一面。10.姓。11.粮食磨成的粉,特指小麦磨成的粉:白面。豆面。小米面。玉米面。高粱面。12.粉末:药面儿。胡椒面儿。13.面条:挂面。切面。汤面。一碗面。14.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:面倭瓜。煮的红薯很面。这个瓜是脆的,那个瓜是面的。

似:[sì]1.像;如同:似是而非。何其相似乃尔。2.副词。似乎;好像:似属可信。貌似有理。3.胜过;超过:人民的生活一天好似一天。[shì]〔似的〕助词。用在名词、代词或动词性词语的后面,表示和某种事物、情况相像:瓢泼似大雨。飞也似跑去。像别人都不知道似。

靴:靴子:马靴。皮靴。雨靴。雪地靴。

皮:1.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:牛皮。荞麦皮。碰掉了一块皮。2.皮子:皮箱。皮鞋。皮袄。3.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:包袱皮儿。新书最好包上皮儿。4.(皮儿)表面:地皮。水皮儿。5.(皮儿)某些薄片状的东西:铅皮。豆腐皮儿。6.有韧性的:皮糖。7.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:花生放皮了,吃起来不香了。8.顽皮:调皮。这孩子真皮。9.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:老挨说,他早就皮了。10.姓。

成语评论

面似靴皮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奇怪?其实它形容的是人脸上皱纹多、皮肤粗糙,像是旧靴子的皮一样。比如有人打趣说:“老张年轻时也是个俊小伙,现在天天跑工地,风吹日晒的,面似靴皮都不夸张!”这里既表达了外貌变化,又隐含着对辛勤劳动的感慨。

自问:这成语只能用来嘲笑人吗? 当然不是!比如描述高原牧民:“他面似靴皮的脸上,两道目光却亮得像星星。”粗糙的皮肤反而成了人生阅历的勋章。可见语境不同,褒贬意味也会翻转。

有次在渔村遇到个老船长,他指着自己的脸开玩笑:“我这面似靴皮的脸,比天气预报还准,一疼就知道要刮台风。”这种自嘲式的幽默,让成语瞬间有了温度。生活中很多快递小哥、户外工作者,他们的“面似靴皮”何尝不是职业精神的另类见证?

自问:现在还有人用这个成语吗? 比起“颜值崩塌”“皮肤糙得像砂纸”这些网络用语,“面似靴皮”确实显得文绉绉。但我在写小说时,给老匠人安排过这样的台词:“别看我面似靴皮,这双手摸过的木料比你吃的米还多。”传统成语特有的画面感,是流行语难以替代的。

有个有趣现象:美妆博主教去皱技巧时,评论区偶尔会蹦出“拒绝面似靴皮警告!”这种跨界混搭,反而让老树发新芽。语言就像流动的河,老成语也能在新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
最后想到个冷知识:古代靴子多用牛皮反复鞣制,表面会形成独特纹理。用“靴皮”而不是“树皮”“橘皮”作比,或许暗含着对皮革制品工艺的观察。下次看到这个成语,不妨想象古人摸着旧靴子灵光乍现的画面——语言创造本就源于生活点滴。

"面似靴皮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