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iàn
  • cóng
  • bèi
  • yá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miàn cóng bèi yán

成语解释:从:听从,顺从。当面顺从,背后乱说

成语出处: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政体》:“当时皆谓祸不及身,面从背言,不以为患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表里不一

繁体字形:靣従背言

英文翻译:Face from back

面从背言的意思

面:1.头的前部;脸:面孔。面带微笑。2.向着;朝着:背山面水。这所房子面南坐北。3.物体的表面,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:水面。地面。路面。圆桌面儿。面儿磨得很光。4.当面:面谈。面洽。面交。5.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:鞋面儿。这块布做里儿,那块布做面儿。6.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,有长有宽,没有厚。7.部位或方面:正面。反面。片面。全面。多面手。面面俱到。8.方位词后缀:上面。前面。外面。左面。西面。9.a)用于扁平的物件:一面镜子。两面旗子。b)用于会见的次数:见过一面。10.姓。11.粮食磨成的粉,特指小麦磨成的粉:白面。豆面。小米面。玉米面。高粱面。12.粉末:药面儿。胡椒面儿。13.面条:挂面。切面。汤面。一碗面。14.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:面倭瓜。煮的红薯很面。这个瓜是脆的,那个瓜是面的。

从:[cóng]1.依顺:顺从。盲从。从善如流。2.采取,按照:从优。3.跟随:愿从其后。4.跟随的人:侍从。仆从。5.参与:从业。从政。投笔从戎。6.由,自:从古至今。从我做起。7.次要的:主从。从犯。8.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:从父(伯父、叔父的通称)。9.中国魏以后,古代官品(有“正品”和“从品”之分,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)。10.姓。[zòng]1.古同“”,竖,直。2.古同“”,放任。

背:[bèi]1.躯干的一部分,部位跟胸和腹相对:后背。背影。擦擦背。2.(背儿)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:手背。刀背儿。墨透纸背。3.(Bèi)姓。4.背部对着(跟“向”相对):背山面海。背水作战。人心向背。5.离开:背井离乡。6.躲避;瞒:光明正大,没什么背人的事。7.背诵:背台词。书背熟了。8.违背;违反:背约。背信弃义。9.朝着相反的方向:他把脸背过去,装着没看见。10.偏僻:背静。背街小巷。深山小路很背。11.不顺利;倒霉:手气背。12.听觉不灵:耳朵有点背。[bēi]1.(人)用脊背驮:把草捆好背回村去。2.负担;承担:背债。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。3.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:一背麦子。一背柴火。

言:1.话:言语。语言。格言。诺言。发言。有言在先。言外之意。2.说:言之有理。畅所欲言。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3.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:五言诗。万言书。全书近二十万言。4.姓。

成语评论

面从背言”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,但它描述的场景其实特别常见。比如公司开会时,小李明明对领导的方案有不同意见,但嘴上却说“没问题,我全力支持”;结果一转身,他就跟同事吐槽:“这计划漏洞百出,肯定要搞砸!”这种当面顺从、背后吐槽的行为,不就是典型的“面从背言”吗?
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大家不直接说出真实想法呢?其实这和人际关系中的“安全策略”有关。比如朋友问你对新发型的看法,你嘴上夸“真有个性”,转头却和另一个朋友说“像顶了只刺猬”——这种“表面配合”往往是为了避免当面冲突,或是维护对方的自尊心。

不过从我的观察来看,这种行为就像往人际关系里埋雷。去年我们部门有个项目,明明好几个人私下都觉得流程有问题,但谁都没在会上提出来。结果执行到一半,问题集中爆发,反而闹得比当初提意见更尴尬。这让我意识到:与其事后补救,不如在合适的场合用温和的方式表达真实看法。

换个角度看,这种现象也反映出沟通技巧的重要性。比如家长教育孩子时,如果总是说“你说了算”,但背地里偷偷修改孩子的决定,这种“暗箱操作”反而比直接讨论更伤信任。就像我邻居家的初中生说的:“他们要是真尊重我,为什么不当面和我商量?”

说到底,“面从背言”就像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和腐蚀剂并存。短期看它能维持表面和平,但长期使用却会锈蚀信任的齿轮。或许我们可以试着在“完全沉默”和“当面冲突”之间找到平衡点——比如用“我理解你的考虑,不过有个新角度想和你探讨”这样的表达方式,既保留面子又传递真实想法。

下次遇到想说违心话的场景时,不妨先做个深呼吸。试着把“您说得对”换成“这个方案的优势很明显,不过执行时如果遇到XX情况,我们该怎么应对呢?”你会发现,真诚的讨论往往比表面的附和更能推动事情向前发展。

"面从背言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