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lóng
  • xíng
  • jù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lóng xíng jùn fǎ

成语解释:刑法重而严。

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梁统传》:“议者以为隆刑峻法,非明王急务,施行日久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残暴统治

繁体字形:隆刑峻灋

英文翻译:severe law

隆刑峻法的意思

隆:[lóng]1.盛大:隆重。2.兴盛:兴隆。3.深厚;程度深:隆情厚谊。隆冬。4.凸起:隆起。[lōng]见"黑咕隆咚"、“轰隆”

刑:1.刑罚:徒刑。死刑。2.指对犯罪嫌疑人的体罚:用刑。刑讯。3.古又同“”。

峻:1.(山)高大:险峻。高山峻岭。2.严厉:严峻。严刑峻法。

法:1.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,由国家制定或认可,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称,包括法律、法令、条例、命令、决定等:合法。犯法。变法。军法。婚姻法。绳之以法。依法治国。2.方法;方式:办法。用法。土法。加法。这件事没法儿办。3.标准;模范;可以仿效的:法帖。法书。取法乎上。4.仿效;效法:师法。法其遗志。5.佛教的道理:佛法。现身说法。6.法术:作法。斗(dòu)法。7.姓。8.指法国:法语。法文。9.法拉的简称。一个电容器,充以1库电量时,电势升高1伏,电容就是1法。

成语评论

隆刑峻法”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吓人,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简单来说,它形容法律严苛、刑罚严厉的社会治理方式。比如古代商鞅变法时“轻罪重罚”,偷一匹马可能被砍手,这就是典型的隆刑峻法
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古人要用这么狠的手段?其实这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。战国时期各国混战,严刑能快速建立秩序。就像现代交通法规,如果闯红灯只罚五块钱,可能人人都敢冒险;但如果扣分又罚款,大家就会更守规矩。

不过隆刑峻法真的能解决问题吗?举个例子,某公司用“迟到一次扣三天工资”的制度,初期确实让员工准时上班,但后来有人因为堵车迟到被罚,干脆辞职不干了。这说明单纯靠严苛手段,可能治标不治本。

我个人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:越是注重法治的国家,反而很少强调“严刑峻法”。比如新加坡鞭刑看似严厉,但配套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和社区关怀。这或许在提醒我们:法律像中药,需要君臣佐使互相配合,光靠“峻法”这味猛药容易伤身。

现代社会的挑战在于如何把握尺度。疫情期间,某地对抗疫违规者采取高额罚款,确实快速遏制了聚集行为;但另一座城市通过志愿者上门科普,同样达到了防疫效果。可见“严”与“宽”的选择,关键要看具体场景和人性需求。

最近读到某地试行“社区矫正替代短期监禁”的新闻,这让我想到:隆刑峻法就像高压锅,能快速煮熟食物,但小火慢炖更能保留营养。社会治理或许也需要这样的智慧——既要有刚性底线,也要留出柔性空间。

说到底,法律终究是为人服务的工具。就像裁缝做衣服,既不能布料太松垮,也不能针脚勒得人喘不过气。找到那个既保持秩序又尊重人性的平衡点,或许才是“隆刑峻法”这个词在新时代最值得探讨的方向。

"隆刑峻法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