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táo quǎn wǎ jī
成语解释:陶土做的狗,泥土塑的鸡。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用的东西。
成语出处:南朝 梁 萧绎《金缕子 立言上》:“夫陶犬无守夜之警,瓦鸡无司晨之益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繁体字形:陶犬瓦鶏
英文翻译:dogs and chickens made of potter 's clay
陶:[táo]1.用黏土烧制的材料,质地比瓷质松软,有吸水性:陶器。陶俑。彩陶。2.制造陶器:陶冶。3.比喻教育、培养:熏陶。4.姓。5.快乐:陶然。陶醉。[yáo]皋陶(Gāoyáo),上古人名。
犬:狗:警犬。猎犬。牧犬。军用犬。丧家之犬。鸡鸣犬吠。
瓦:[wǎ]1.铺屋顶用的建筑材料,一般用泥土烧成,也有用水泥等材料制成的,形状有拱形的、平的或半个圆筒形的等。2.用泥土烧成的:瓦盆。瓦器。3.姓。4.瓦特的简称。1秒钟做1焦的功,功率就是1瓦。[wà]盖(瓦):这排房子的房顶都苫好了,就等着瓦瓦(wǎ)了。
鸡:1.家禽,品种很多,嘴短,上嘴稍弯曲,头部有红色的肉冠。翅膀短,不能高飞。也叫家鸡。2.(Jī)姓。
陶犬瓦鸡这个词乍一听有点怪,但仔细琢磨特别有意思。咱们先看个例子:老张花三万块给孩子报了编程班,结果发现课程内容全是十年前的老教材,这不就是典型的陶犬瓦鸡吗?看起来是培养技能的好东西,实际上根本派不上用场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个成语和"华而不实"有什么区别?其实陶犬瓦鸡更强调"假把式"——就像祭祀用的陶土狗不能看家,泥塑鸡不会打鸣,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摆设。现在很多企业搞形式主义的团建活动,员工们顶着大太阳做拓展训练,实际对团队协作毫无帮助,这不就是现代版的陶犬瓦鸡吗?
我在职场见过最生动的例子是某公司的"创新大赛"。领导要求每个部门都要交方案,最后获奖的全是PPT做得漂亮的,真正有实操价值的反而落选。这种重形式轻实质的评选,活脱脱把人才变成了陶犬瓦鸡。难怪有同事吐槽:"咱们这比赛,比的是美术功底不是创新能力。"
说到这儿,想起个反例。去年帮朋友挑选扫地机器人,发现有些品牌把重点放在语音控制、手机APP这些花哨功能上,结果连基本的除尘能力都做不好。反倒是某款外观朴素的机型,靠着扎实的清洁技术卖成了爆款。可见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识别陶犬瓦鸡反而成了必备技能。
要避免自己变成陶犬瓦鸡,关键得抓住事物的本质。就像买羽绒服不能只看外形设计,得看充绒量和蓬松度。生活中很多看似重要的东西,比如社交媒体的点赞数、各种会员等级,其实都是陶犬瓦鸡式的存在。真正能温暖人心的,还是实实在在的相处时光和专业能力的持续精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