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íng jìn cuì lì
成语解释:强劲锋利。
成语出处: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12章:“小说平易近人,杂文则陵劲淬砺。我们是应该抓紧那种精神,而分别学习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陵勁淬礪
英文翻译:Lingjin quenches Li
陵:1.丘陵:陵谷变迁(比喻世事发生极大的变迁)。2.陵墓:中山陵。十三陵。谒陵。3.欺侮;侵犯:陵压。4.姓。
劲:[jìn]1.力气:使劲。手劲。2.精神;情绪:鼓足干劲。冲(chòng)劲儿。3.兴趣:干得挺有劲儿。4.神情;样子:瞧他那股泄气劲儿。脏劲儿。[jìng]1.坚强有力:刚劲。疾风知劲草。2.猛烈:劲风。
淬:淬火。
砺:1.磨刀石。2.磨(刀):砥砺。磨砺。
提到"陵劲淬砺"这个成语,可能很多人会感到陌生。其实这个成语源自古代铸剑工艺,本意是形容金属经过反复锤炼后变得刚劲锋利的过程。现在多用来比喻人在经历磨砺后变得坚韧不拔。那么问题来了: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还有实际应用场景吗?
举个例子,小明在准备高考时每天坚持学习14小时,遇到难题就反复钻研。这种"陵劲淬砺"式的努力,最终让他在数学竞赛中斩获金牌。这说明当我们将持续打磨的过程转化为成长动力时,看似枯燥的重复就会产生质变。
另一个现实案例是某科技公司的研发团队。他们为了突破芯片技术瓶颈,在三年间经历了200多次失败实验。每次失败都像给团队"淬火",反而增强了他们的技术储备和抗压能力。这种集体性的"陵劲淬砺",最终造就了行业领先的创新成果。
有人可能会问:主动吃苦真的有必要吗?我的观察是,关键不在于刻意吃苦,而在于保持"淬砺意识"。就像健身爱好者不会因为肌肉酸痛放弃训练,反而将其视为进步的标志。适度压力能激活人的潜能,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消耗。
最近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:很多新兴行业都在实践"迭代升级"的工作模式。这和"陵劲淬砺"有异曲同工之妙——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细节,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锋利度。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某些初创企业能在红海市场突出重围。
最后想到朋友创业的故事。他最初做餐饮连亏18个月,但每次亏损都促使他改进服务流程、研发新菜品。现在他的连锁品牌已在三个城市站稳脚跟。这让我相信,真正的锋芒往往诞生于千锤百炼之后,正如宝剑出鞘前的必经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