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zhì
  • zāng
  • fǒu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zhì fá zāng fǒu

成语解释:赏罚褒贬。

成语出处: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“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,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

繁体字形:陟罰臧否

英文翻译:reward and punishment

陟罚臧否的意思

陟:登高;上升:陟彼高岗。

罚:处罚:惩罚。责罚。赏罚分明。罚他喝酒。

臧:1.善;好。2.又同“”cáng。

否:[fǒu]1.不是这样,表示不同意。2.否定:否决。否认。3.“是否”“可否”等表示“是不是”“可不可”等意思。[pǐ]1.坏;恶:否极泰来。2.批评人家的坏处:臧否人物(评论人的好坏)。

成语评论

郡邑守令仰望风采,陟罚臧否,在其一言。★章炳麟《革命道德论》

陟罚臧否的造句

  1. 造句 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;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;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论其刑赏,以昭陛下平明之理;不宜偏私,使内外异法也。
  2. 造句 城中府中,俱为一体;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:若有背后告密者,及为忠善者,宜付云长,论其刑赏,以昭学生平明之治;不宜偏私,使内外异法也。
  3. 造句 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,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。
  4. 造句 可见,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;赏罚不信,则禁令不行,这一法治原则自古到今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。
  5. 造句 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;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:若有作奸犯科,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,论其刑赏,以昭陛下平明之治;不宜偏私,使内外异法也。
  6. 造句 陟罚臧否,本是星君掌管之事,交给星君做主最好不过。
  7. 造句 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,陟罚臧否,不宜。

"陟罚臧否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