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è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mèn hú lú

成语解释:比喻难以猜破的哑谜,或难以弄清楚的事情

成语出处:鲁迅《彷徨·肥皂》:“这是什么闷胡卢,没头没脑的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;用于比喻句

繁体字形:悶胡盧

英文翻译:Sulu

闷胡卢的意思

闷:[mèn]密闭;不透气:闷葫芦。闷子车。[mēn]1.气压低或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不舒畅的感觉:闷热。打开窗户吧,房里太闷了。2.使不透气:茶刚泡上,闷一会儿再喝。3.不吭声;不声张:闷头儿。闷声不响。4.声音不响亮:他说话闷声闷气的。5.在屋里呆着,不到外面去:他整天闷在家里看书。

胡:1.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:胡人。胡服。胡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胡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远、隔绝)。2.泛指外国或外族的:胡椒。胡瓜(黄瓜)。胡琴。胡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)。3.乱,无道理:胡来。胡闹。胡吹。胡言乱语。4.文言疑问词,为什么,何故:胡不归?“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5.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:胡须。6.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:“狼跋其胡。”7.巷、小街道称“胡同(tòng)”(用作巷名时,“同”读轻声不儿化)。8.姓。

卢:姓。

成语评论

“闷葫芦”到底该怎么用?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办公室里的小张总是一声不吭地盯着电脑,同事们讨论团建方案时,他突然蹦出一句“我觉得海边露营更安全”,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。原来这个“闷葫芦”早就把天气、交通、应急预案全查了个遍。

为什么用“闷葫芦”形容这类人特别贴切?你看过那种老式茶壶吗?壶嘴细长,倒水时得倾斜到特定角度才会出水。不善言辞的人就像这种容器,表面平静无波,内里可能装满了思考与准备,只是需要找到合适的契机“倾倒”。

有次同学聚会,大家说起班长的创业经历。当年那个坐在教室后排、总被老师点名才开口的男生,如今管理着三十多人的团队。他笑着回忆:“员工都说我是'闷葫芦老板',但我把要说的话都写在周报里了。”这让我想到,语言表达只是沟通的渠道之一,行动和文字同样能传递思想。

遇到“闷葫芦”型的朋友该怎么办?我邻居王叔就是个典型例子。有次小区水管爆裂,他默默把整栋楼的阀门位置图画好贴在电梯里。后来才知道,这位退休工程师连续三天凌晨四点起来检查管道。有时候,寡言者的关怀像深井水,需要主动打捞才能尝到甘甜。

现代社交中,快言快语常被视为优势。但观察职场中的高效会议,往往是几个“闷葫芦”在关键时刻用数据说话。就像我参与过的产品优化项目,最关键的改进建议来自那个总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的测试工程师。沉默与发声,本就可以是思考过程的不同阶段。

下次遇见安静的人,不妨多点耐心。他们可能正像未开封的茶叶罐,外表朴实无华,内里却酝酿着独特风味。交流如同沏茶,水温合适了,香气自然飘散。重要的是创造让彼此舒适的表达环境,而不是强求统一的沟通节奏。

"闷胡卢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