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óng
  • miǎo
  • zhǐ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hóng yì miǎo zhǐ

成语解释:宏大微妙的意旨。

成语出处: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今吾子乃抗辞幽说,闳意眇指,独驰骋于有亡之际,而陶治大炉,旁薄群生,历览者兹年矣,而殊不寤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说话等

繁体字形:閎意眇指

英文翻译:Hong Yizhi

闳意眇指的意思

闳:1.巷门。2.宏大。3.姓。

意:1.意思:来意。2.愿望:满意。3.料想:出其不意。4.事物流露的情态:春意。5.意大利的简称。

眇:1.原指一只眼睛瞎,后来也指两只眼睛瞎。2.渺小;微小。

指:1.手指头:食指。五指。屈指。首屈一指。2.一个手指头的宽度叫“一指”,用来计算深浅宽窄等:下了三指雨。这双鞋大了一指。两指宽的纸条。3.(手指头、物体尖端)对着;向着:用手一指。时针正指十二点。4.(头发)直立:发指。5.指点:指导。指示。指出正确方向。有问题请您指出来。6.意思上指着:这不是指你说的,是指他的。7.指望;依靠:指靠。单指着一个人是不能把事情做好的。

成语评论

闳意眇指”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高深,但拆开来看其实很接地气。“闳意”是宏大深远的主旨,“眇指”则是精微细腻的表达,合起来就像做菜——既要把握整桌宴席的格局,又要雕琢每道菜的摆盘。比如你写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,开头抛出“人类与自然共生”的大主题,接着用北极熊因冰川融化无处栖身的细节来刺痛读者,这就是典型的“闳意眇指”。
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非要同时兼顾宏大和精微?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装修房子时,既要考虑整体空间布局(比如客厅要通透),又要盯着瓷砖拼接的缝线是否整齐。缺了前者会失去方向感,少了后者则经不起细看——这和写文章、做决策的逻辑异曲同工。

我在工作中发现,擅长“闳意眇指”的人往往更高效。上周团队做产品方案,组长先花20分钟讲清楚“我们要解决用户时间管理的根本痛点”,接着突然指着原型图里一个按钮说:“这个交互路径必须缩短0.5秒,用户流失会降低3%”。这种既掌控全局又死磕细节的能力,让整个方案既有高度又有落地性。

值得讨论的是,这种思维能否后天培养?观察过很多优秀创作者,发现他们有个共同习惯:定期切换观察视角。就像摄影师拍风景,先用广角镜头框住山河气势,再换微距镜头捕捉叶片露珠。刻意练习这种视角切换,慢慢就能在“战略眼光”和“战术执行”之间灵活跳跃。

在碎片化信息泛滥的今天,“闳意眇指”反而显得珍贵。刷短视频时我们容易被细节吸引,看行业报告又常困在宏观数据里。但真正有价值的思考,就像拼图游戏——既清楚最终要拼出的画面(闳意),又能精准找到每块碎片的位置(眇指)。下次当你需要表达复杂想法时,不妨先问自己:我的“望远镜”和“显微镜”都准备好了吗?

"闳意眇指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