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én
  • dān
  • jì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mén dān hù jìn

成语解释:谓全家死亡。

成语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05回:“建安以来,野战死亡,或门殚户尽;虽有存者,遗孤老弱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状语;指全家死亡

繁体字形:門殫户儘

英文翻译:Every family is exhausted

门殚户尽的意思

门:1.房屋、车船或用围墙、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:前门。屋门。送货上门。2.装置在上述出入口,能开关的障碍物,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:铁门。栅栏门儿。两扇红漆大门。3.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:柜门儿。炉门儿。4.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:电门。闸门。球进门了。5.门径:窍门。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。6.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,现在指一般的家庭:张门王氏。长门长子。满门。双喜临门。7.宗教、学术思想上的派别:儒门。佛门。左道旁门。8.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:拜门。同门。门徒。9.一般事物的分类:分门别类。五花八门。10.姓。

殚:尽;竭尽:殚心。殚力。殚思极虑(用尽心思)。

户:1.门:门户。夜不闭户。2.人家;住户:户籍。专业户。3.门第:门当户对。4.户头:存户。账户。开户。5.用于家庭:全村有好几百户人家。6.姓。

尽:[jìn]所有的:尽数。尽人皆知。[jǐn]1.力求达到最大限度:尽早。尽着平生的力气往外一推。尽可能地减少错误。2.(有时跟“着”连用)表示以某个范围为极限,不得超过:尽着三天把事情办好。3.(有时跟“着”连用)让某些人或事物尽先:先尽旧衣服穿。单间房间不多,尽着女同志住。4.用在表示方位的词前面,跟“最”相同:尽前头。尽北边。5.尽自:这些日子尽下雨。事情已经过去了,尽责备他也无益。

成语评论

门殚户尽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,但它背后藏着一段沉重的历史。比如,“战争过后,村庄门殚户尽,连一口完整的锅都找不到了。”这里用“门殚户尽”形容灾祸对百姓生活的毁灭性打击。那么问题来了:这个成语到底在强调什么?

有人可能会问:“门殚户尽和‘家破人亡’有什么区别?”其实,前者更侧重“资源耗尽、生活无望”的状态,比如“连续三年旱灾,这一带早已门殚户尽,年轻人只能外出逃荒。”而“家破人亡”更直接指向家庭破碎的结果。这种对比能帮我们更精准地用对成语。

换个角度看,现代人很少经历极端灾难,这个成语是否过时了?我倒觉得它有了新场景。比如描述某行业遭遇危机时可以说:“价格战让中小商家门殚户尽,创新转型已成唯一出路。”这里把古代词汇嫁接现代商业竞争,反而有种反差冲击力。

再深入想想,为什么古人会用“门”和“户”来表现惨状?因为门窗象征家庭的基本形态。当连门框都残破(殚)、房屋空无一人(尽),那种凄凉感就扑面而来。这种具象化的表达,比单纯说“很惨”更有画面感。

或许有人疑惑:“现在用这个成语会不会太夸张?”其实关键在于场景适配。比如写气候变化议题时,用“若再不控制污染,未来某些岛国恐将门殚户尽,既保留成语的凝重感,又赋予其现实警示意义。

从个人观察看,成语就像时间胶囊,承载着古人的智慧结晶。虽然“门殚户尽”源自苦难记忆,但换个角度解读,它也在提醒我们:无论是应对天灾还是人祸,保存希望火种、重建生活的能力,才是人类文明最动人的韧性。

"门殚户尽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