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cháng qū ér rù
成语解释:驱:快跑;长驱:策马快跑。迅速向很远的目的地前进。形容进军迅猛顺利,所向无敌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9卷:“未到汉口,传说元将兀良哈歹统领精兵,长驱而入,势如破竹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战争等
繁体字形:長驅而入
英文翻译:Long drive in
长:[cháng]1.两点之间的距离大(跟“短”相对)。a)指空间:这条路很长。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。b)指时间:长寿。夏季昼长夜短。2.长度: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,铁路桥全长6772米。3.长处:特长。取长补短。一技之长。4.(对某事)做得特别好:他长于写作。5.(旧读zhàng)多余;剩余:长物。6.姓。[zhǎng]1.领导人:部长。校长。乡长。首长。2.生:长锈。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。3.生长;成长:杨树长得快。这孩子长得真胖。4.增进;增加:长见识。长力气。吃一堑,长一智。
驱:1.赶(牲口):驱马前进。2.快跑:长驱直入。并驾齐驱。3.赶走:驱逐。驱除。驱虫剂。
而:1.连接动词、形容词或词组、分句等。a)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:伟大而艰巨的任务。战而胜之。取而代之。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,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。b)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:栀子花的香,浓而不烈,清而不淡。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,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。c)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,表示转折: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,就会影响改进技术、提高生产。d)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: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,不会有任何成就。2.有“到”的意思:一而再,再而三。由秋而冬。由南而北。3.把表示时间、方式、目的、原因、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:匆匆而来。挺身而出。为正义而战。因公而死。视情况而定。4.插在主语谓语中间,有“如果”的意思: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,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。5.姓。
入:1.进去。与“出”相对:入场。入冬。2.参加:入伍。入团。3.合乎;合于:入情入理。4.收入:岁入。5.入声。
嘿,说到“长驱而入”这个成语,你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打仗的场景吧?比如:“敌军趁着夜色掩护,长驱而入,直接攻破了城门。”这种用法是不是特别有画面感?不过啊,这成语可不只是历史故事的专利。
举个例子,现在开公司也能用上它。比如:“新产品的市场推广计划一落地,团队长驱而入,三个月就拿下了行业头部客户。”你看,这里既保留了“快速深入”的意思,又多了点现代商战的味儿。哎,问题来了——这成语的核心到底是啥?其实啊,它强调的是“无障碍地快速推进”,无论是战场还是职场,只要势头够猛、阻力够小,都能用上这个词。
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。周末去超市采购,碰见促销活动:“大爷大妈们看到半价鸡蛋,直接长驱而入,把货架扫了个精光。”嚯,这场景是不是比背成语词典有趣多了?不过要注意啦,用这个词得看场合。要是朋友刚创业,你说“祝你生意长驱而入”,人家可能以为你咒他横冲直撞呢。
说点个人看法哈,现在用成语最怕生搬硬套。像“长驱而入”这种带点军事色彩的词,用在互联网行业反而特别带劲。比如:“APP新功能上线当天,用户像潮水般长驱而入,服务器差点扛不住。”这种反差感反而让表达更生动。不过得提醒一句,势头太猛有时候也得踩刹车,老祖宗的智慧里可藏着辩证法呢。
最后聊个有意思的现象。我发现年轻人现在更爱说“直接莽进去”,这和“长驱而入”其实异曲同工。但用成语的好处是既保留了文化底蕴,又能让表达更精准。下次做汇报时试试:“咱们这个项目要是能长驱而入海外市场,年底KPI绝对超额完成。”是不是比干巴巴的“快速推进”更有味道?
说到底啊,语言就像活水,老词新用才能保持生命力。关键是要吃透成语的精气神,用得恰到好处。就像炒菜放调料,多了齁人,少了没味,火候掌握好才能出好菜。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