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cháng qī dǎ suàn
成语解释:长远的谋划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论联合政府》:“必须十分爱惜当地的人力物力,任何地方都要作长期打算,避免滥用和浪费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谋划
繁体字形:長期打算
英文翻译:Long term plan
长:[cháng]1.两点之间的距离大(跟“短”相对)。a)指空间:这条路很长。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。b)指时间:长寿。夏季昼长夜短。2.长度: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,铁路桥全长6772米。3.长处:特长。取长补短。一技之长。4.(对某事)做得特别好:他长于写作。5.(旧读zhàng)多余;剩余:长物。6.姓。[zhǎng]1.领导人:部长。校长。乡长。首长。2.生:长锈。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。3.生长;成长:杨树长得快。这孩子长得真胖。4.增进;增加:长见识。长力气。吃一堑,长一智。
期:[qī]1.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:如期完成。假期。2.希望;等待:以期发展。期待。3.约会:不期而遇。4.量词。用于分期的事物:《英语世界》第七期。补习班办了三期。[jī]周年或满一定的时期:期年(一周年)。期月(一个月)。
打:[dǎ]1.除去:打旁杈。2.舀取:打水。打粥。⑰买:打油。打酒。打车票。⑱捉(禽兽等):打鱼。⑲用割、砍等动作来收集:打柴。打草。⑳定出;计算:打草稿。打主意。成本打二百块钱。(21)做;从事:打杂儿。打游击。打埋伏。打前站。(22)做某种游戏:打球。打扑克。打秋千。(23)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:打手势。打哈欠。打嗝儿。打踉跄。打前失。打滚儿。打晃儿(huàngr)。(24)采取某种方式:打官腔。打比喻。打马虎眼。3.从:打这儿往西,再走三里地就到了。他打门缝里往外看。打今儿起,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。[dá]十二个为一打:一打铅笔。两打毛巾。[英dozen]
算:1.计算数目:珠算。笔算。心算。预算。能写会算。算了一笔账。2.计算进去:明天赛球算我一个。3.谋划;计划:失算。打算。盘算。暗算。算计。4.推测:我算他今天该动身了。5.认做;当做:他可以算一个好学生。你们挑剩下的都算我的。6.算数;承认有效力:他说的不算,还得你说。7.作罢;不再计较(后面跟“了”):算了,别说了。他不愿意就算了吧。8.表示比较起来最突出:我们班里,就算他年纪最小了。9.总算:最后算把这个问题弄懂了。10.姓。
哎呦喂,说到“长期打算”,咱得先掰扯清楚这词儿到底啥意思。说白了,不就是别光盯着脚趾头走路,得抬头看看天上的云彩嘛!比如老话说的“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”,这不就是典型的长期主义思维?您瞅瞅那些百年老店,哪个不是提前十年布局供应链,把基础夯得跟铁板似的。
那有人要问了:“现在变化这么快,搞长期规划不是瞎折腾吗?”嘿,这话可说到点子上了!就拿“放长线钓大鱼”举个栗子,您要是在河边五分钟换一次鱼饵,别说大鱼了,鱼苗都得被您吓跑。最近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,咬牙坚持三年做冷门科普内容,现在账号估值直接翻了二十倍,您说香不香?
不过话又说回来,长期打算可不等于死脑筋。我自个儿创业那会儿就吃过这亏,非得按五年前的计划走,结果市场风向早变八回了。后来才琢磨明白,得学学“流水不腐”的道理——长期目标要稳,执行手段得活。就像种竹子,前四年看着没动静,其实地底下根茎早窜出去老远了。
您猜怎么着?现在年轻人里流行个新说法叫“延迟满足”,这玩意儿跟长期打算简直是亲兄弟。我邻居家小孩天天背单词,别人笑他“现在谁还学英语啊”,结果人家去年拿了全额奖学金出国,现在在硅谷搞人工智能。要我说啊,这世上最划算的投资,就是给未来的自己存本钱。
最后唠叨句掏心窝子的话:咱别被短视频时代的即时快感忽悠瘸了。那些天天追风口的人,跟掰玉米的熊瞎子有啥区别?倒是那些闷声做事的“笨人”,往往最后能笑出声来。您记着,时间这把筛子,筛掉的都是急吼吼的沙子,留下的才是沉甸甸的真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