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lòu
  • jīn
  • cuò
  • cǎi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lòu jīn cuò cǎi

成语解释:镂:雕刻;错:涂饰。形容诗文的词藻十分华丽。

成语出处:南朝·梁·钟嵘《诗品》卷中:“谢诗如芙蓉出水,颜如错彩镂金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定语、宾语;形容诗文的词藻十分华丽

繁体字形:鏤金錯彩

英文翻译:gilt and colored

镂金错彩的意思

镂:雕刻:雕镂。镂刻。镂花。镂空。

金:1.俗称金子。金属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。赤黄色,有光泽,质软,延展性最强,化学性质稳定,易传热和导电。常用作合金、硬币、装饰品等。通称黄金。2.金属:五金。3.钱:现金。助学金。4.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:鸣金收兵。金鼓齐鸣。5.比喻尊贵、珍贵:金口玉言。6.像金子一样的颜色:金发(fà)。金灿灿。7.朝代名(1115—1234)。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。建都会宁(今黑龙江阿城南),后迁都中都(今北京)、开封。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。

错:1.参差;错杂:交错。错落。这几块砖砌得不齐,错进去了一点儿。2.两个物体相对摩擦:上下牙错得很响。3.相对行动时避开而不碰上:错车。错过了机会。4.安排办事的时间使不冲突:这两个会不能同时开,得错一下。5.不正确:错字。这道题算错了。6.过错;错处:没错儿。出错儿。7.坏;差(用于否定式):这幅画儿画得不错。今年的收成错不了。8.在凹下去的文字、花纹中镶上或涂上金、银等:错金。9.打磨玉石的石头。10.打磨玉石:攻错。

彩:1.颜色:五彩。彩云。2.彩色的丝绸:剪彩。张灯结彩。3.称赞夸奖的欢呼声:喝彩。博得满堂彩。4.花样;精彩的成分:丰富多彩。5.赌博或某种游戏中给得胜者的东西:得彩。中彩。彩票。6.戏曲里表示特殊情景时所用的技术;魔术里用的手法:火彩。带彩。彩活。7.指负伤流的血:挂彩。彩号。8.姓。

成语评论

镂金错彩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用金线雕刻、用彩漆装饰,原指器物制作工艺的精美,后来多用来形容文学作品过分追求辞藻华丽而缺乏真实情感。比如有人这样写小说:“宫灯流转,珠帘微动,玉阶生辉,罗衣轻扬……”这些描写虽然画面精美,但读了三页还没出现人物互动,这就容易让读者觉得像在看展览说明书。

有人可能会问:既然这个成语带贬义,那什么样的场景适合用它呢?举个例子,某品牌广告文案写着“以星辰为眸,以沧海为襟,缔造跨越时空的奢华体验”,实际卖的却是普通保温杯——这种文字游戏与产品实质的落差,恰恰是“镂金错彩”的典型写照。它提醒我们:过度包装可能适得其反。

不过换个角度看,这个成语也藏着古人的审美智慧。我曾在博物馆见过唐代银香囊,外壳镂刻着繁复的缠枝纹,内里机关却精密实用。这让我想到:真正的“镂金错彩”不该只是表面功夫,就像好文章既要有文采飞扬的句子,更要有支撑这些句子的思想骨架。现代人写年终总结时堆砌“赋能”“抓手”“闭环”等流行词,本质上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字炫技?

有个有趣的现象:短视频时代,人们越来越擅长用滤镜、运镜、配乐来包装内容。某美食博主把泡面拍得像米其林大餐,观众留言却说“看完更想吃真实的红烧牛肉面”。这或许说明,当信息过载成为常态,真诚反而成了稀缺品。就像古人说的“繁华落尽见真淳”,形式与内容的平衡,始终是创作的关键课题。

下次看到特别华丽的文字时,不妨多问一句:这些精美的修辞是让核心思想更清晰了,还是像糖纸裹着空心巧克力?毕竟,真正的好作品,应该像苏东坡形容的那样:“外枯而中膏,似淡而实美。”表面的朴素之下,藏着值得细品的韵味。

镂金错彩的造句

  1. 造句 这座中国古代豪华宫殿式的宾馆,门窗桌椅,处处镂金错彩。
  2. 造句 他的词不镂金错彩,而文采动人;不隐约其词,却又情味隽永;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。
  3. 造句 加之贴金、配彩,使之达到镂金错彩的艺术效果。
  4. 造句 修葺一新的玄元殿镂金错彩,金碧辉煌,气势恢宏,巍峨壮丽。
  5. 造句 温庭筠的诗词多丽词艳曲,生香活色,绣绘字句,镂金错彩,炫人眼目。

"镂金错彩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