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òu yù cái bīng
成语解释:比喻构思新颖精美。
成语出处:宋·辛弃疾《西江月·和晋臣敷文赋秋水瀑泉》:“镂玉裁冰著句,高山流水知音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文章或作品等
繁体字形:鏤玉裁冰
英文翻译:Cut ice with jade
镂:雕刻:雕镂。镂刻。镂花。镂空。
玉:1.矿物,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。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。硬度大。如白玉、墨玉、青玉、碧玉、和田玉、岫岩玉等,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。2.比喻洁白美丽:亭亭玉立。3.敬辞。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:玉体。玉成。
裁:1.安排取舍(多用于文学艺术):别出心裁。《唐诗别裁》。2.文章的体制、格式:体裁。3.衡量;判断:裁判。裁决。4.控制;抑止:裁制。制裁。独裁。
冰:1.水在0℃或0℃以下凝结成的固体:湖里结冰了。2.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:刚到中秋,河水已经有些冰腿了。3.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或放在冰箱里使凉:把汽水冰上。4.像冰的东西:冰片。冰糖。干冰。5.姓。
“镂玉裁冰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,到底是啥意思呢?其实它比喻精心雕琢、精益求精的态度。比如一位老木匠打磨红木家具时,用小刀一点点刮平木刺,再用砂纸反复抛光,这种细致程度就能用“他干活像镂玉裁冰般讲究”来形容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“精雕细琢”有啥区别?关键在于“玉”和“冰”的特殊性。玉料贵重易碎,冰块遇热即化,处理这类材料需要更强的专注力。就像程序员调试代码时,既要保证功能完善又要避免系统崩溃,这种如履薄冰的状态正是成语的现代版写照。
我曾在博物馆见过明代的象牙微雕,方寸之间刻着整篇《兰亭序》。这让我想到,真正的工匠精神不分古今。当代产品经理设计APP界面时,为0.5毫米的按钮间距反复测试,何尝不是数字时代的“镂玉裁冰”?这种对完美的追求,本质上是人类突破自我极限的体现。
有个有趣的现象:越是科技发达的时代,手工定制反而越受追捧。瑞士机械表匠人调试游丝摆轮,与AI工程师训练神经网络模型,看似两极分化,实则共享着“在限制中创造可能”的智慧。或许这就是成语穿越千年的生命力——它捕捉到了人类面对挑战时的共性反应。
下次看到厨师用镊子给寿司点缀金箔,或是建筑师用3D打印技术还原古建筑纹样时,不妨想想这个成语。它提醒我们: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,那些愿意为细节驻足的坚持,终将在时光长河里留下独特的印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