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ǐn
  • liè
  • xiù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pū jǐn liè xiù

成语解释:铺:铺陈;列:陈列;锦、绣:原指精致华丽的丝绣品,比喻华丽的词藻。形容文章充满华丽的词藻。

成语出处:《南史 颜延之传》:“君诗若铺锦列绣,亦雕缋眼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文章的词藻

繁体字形:鋪錦列綉

英文翻译:To make a splendid show

铺锦列绣的意思

铺:[pù]1.(铺儿)铺子;商店:肉铺。杂货铺儿。2.用板子搭的床:床铺。搭一个铺。3.驿站(今多用于地名):五里铺(在湖北)。十里铺(在浙江)。[pū]1.把东西展开或摊平:铺床。铺轨。铺被褥。铺平道路。平铺直叙。2.用于炕:一铺炕。

锦:1.丝织物的一种。在三色以上纬丝织成的缎纹地上织出的绚丽多彩、古雅精致的花纹织物。有库锦、蜀锦、宋锦、云锦等。2.形容鲜明华丽的色彩:锦霞。锦鸡。

列:1.排列:罗列。列队。按清单上列的一项一项地清点。2.安排到某类事物之中:列入议程。把发展教育事业列为重要任务之一。3.行列:出列。前列。4.用于成行列的事物:一列火车。5.类:不在此列。6.各;众:列国。列位观众。7.姓。

绣:1.用彩色的线在绸、布上织出花样、图案或文字等:刺绣。绣花。绣被面儿。2.绣好的成品:湘绣。

成语评论

铺锦列绣”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文章辞藻过于华丽,像铺开的锦绣一样炫目却缺乏实质。比如有人评论一篇散文:“这篇游记虽然文笔优美,但通篇铺锦列绣,读多了反而觉得累。”——你看,问题来了:为什么华丽辞藻反而让人疲惫?其实关键在于“度”,若只顾堆砌形容词而忽视内容深度,文字就会像一件镶满宝石却无法穿着的礼服,美则美矣,却不实用。

我们不妨换个场景思考:公司年度报告如果写成“在浩瀚商海中,我们以鲲鹏之志翱翔九天,于荆棘密布处开辟康庄大道”,这算不算好文风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此时“铺锦列绣”的弊端就暴露无遗——专业文档需要的是精准表达,而非浮夸修饰。这提醒我们:不同的文本类型需要匹配不同的语言风格。

有人可能会困惑:难道追求文采就是错误吗?当然不是。关键在于平衡,就像园林设计中,假山池沼需要错落有致才能形成美感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既有“大珠小珠落玉盘”的精妙比喻,也有“同是天涯沦落人”的质朴抒情,这种张弛有度的表达反而更打动人。可见,“铺锦列绣”本身不是原罪,重点在于是否服务于核心思想。

从个人写作经验来看,新手作者常陷入两种极端:要么过分追求“高大上”词汇导致行文艰涩,要么完全口语化丧失文字美感。我曾见过学生把“下雨天忘记带伞”写成“苍穹垂泪之际,吾辈竟遗蔽体之器于室”,这种刻意为之的文言化表达,正是“铺锦列绣”的典型反面教材。好的文字应该像清泉流淌,既有闪光的浪花,又能持续滋养读者的理解。

现代信息传播的节奏正在改变这个成语的适用场景。短视频文案需要瞬间抓人眼球,适量使用“铺锦列绣”式的金句反而能增强传播力,比如“愿你遍历山河,仍觉人间值得”这样的表达就成功破圈。这启示我们:成语的批评色彩并非绝对,在碎片化阅读时代,适度点缀的华丽表达可能成为记忆点,但整片“锦绣”仍需扎实的内容作底衬。

当我们再看到“铺锦列绣”的评价时,不妨将其视为一面镜子:它既提醒创作者警惕形式大于内容的陷阱,也暗示着文字工作者需要修炼“繁华落尽见真淳”的功力。就像刺绣大师的作品,远观是流光溢彩的图案,近看每针每线都精准落在结构线上——这才是值得追求的创作境界。

铺锦列绣的造句

  1. 造句 郭小川的诗不仅气势磅礴,而且铺锦列绣,艺术上也是很成功的。
  2. 造句 居室虽没有铺锦列绣的遗产,却带着一种小户人家素描似的秀丽。
  3. 造句 鲍照认为,谢诗如初发芙蓉,自然可爱,而颜诗如铺锦列绣,雕绘满眼。
  4. 造句 芙蓉出水”与“铺锦列绣”所代表的截然不同的中国文化精神之源。
  5. 造句 短小隽永者,一语天然,非俗手能为;长篇巨制者则更是铺锦列绣,千汇万状,如同史诗,非大手笔不能作。

"铺锦列绣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