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tiě dīng tiě mǎo
成语解释:
成语出处: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
繁体字形:铁钉铁铆
英文翻译:Iron rivet
铁:1.金属元素,符号Fe(ferrum)。银白色,质硬,延展性强,纯铁磁化和去磁都很快,含杂质的铁在湿空气中容易生锈。是炼钢的主要原料,用途很广。2.指刀枪等:手无寸铁。动铁为凶。3.形容坚硬;坚强;牢固:铁拳。铁汉子。铁饭碗。他俩关系很铁。4.形容强暴或精锐:铁蹄。铁骑。5.形容确定不移:铁定。铁的事实。铁案。6.形容表情严肃:他铁着个脸,没有一丝笑容。7.姓。
钉:[dīng]1.钉子:铁钉。2.紧跟着:在他后面紧钉着。3.督促;催问:钉问。4.同“盯”。[dìng]1.把钉子或楔(xiē)子打进他物;用钉子等把东西固定起来:钉钉(dīng)子。钉窗户。2.一种缝纫方法。用针线将扣子等固定住:钉扣子。
铁:1.金属元素,符号Fe(ferrum)。银白色,质硬,延展性强,纯铁磁化和去磁都很快,含杂质的铁在湿空气中容易生锈。是炼钢的主要原料,用途很广。2.指刀枪等:手无寸铁。动铁为凶。3.形容坚硬;坚强;牢固:铁拳。铁汉子。铁饭碗。他俩关系很铁。4.形容强暴或精锐:铁蹄。铁骑。5.形容确定不移:铁定。铁的事实。铁案。6.形容表情严肃:他铁着个脸,没有一丝笑容。7.姓。
铆:1.铆接。2.指铆接时锤打铆钉。3.把力气集中地使出来:铆劲儿。
说到“铁钉铁铆”,许多人可能会疑惑:这到底是个成语吗?其实,“铁钉铁铆”更偏向于口语化的表达,常用来形容“板上钉钉”的确定感,或是强调事物的牢固性。比如有人问:“这事儿能成吗?”你回一句:“放心吧,铁钉铁铆的安排!”对方立刻能感受到你的信心。
那为什么用“铁钉铁铆”来表达确定性呢?想象一下盖房子:钉子钉进木头,铆钉固定金属,两者结合后几乎无法拆解。这种“一旦固定,不容更改”的特性,恰好对应了生活中某些不可动摇的事实或决定。比如签合同前反复确认条款,就是为了让合作像铁钉铁铆一样扎实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现代社会讲究灵活变通,强调‘铁钉铁铆’会不会太死板?”这里有个有趣的矛盾点——灵活和稳固并非对立。举个例子:团队制定目标时需要“铁钉铁铆”的清晰规划,但执行过程中又能根据反馈调整细节。这种“框架内灵活”反而能提高效率。
我个人观察到一个现象:越是重要的事,越需要“铁钉铁铆”的承诺。比如朋友借钱时打个欠条,看似伤感情,实则是用书面形式让双方都安心。就像老木匠常说的:“好家具不用胶水,全靠榫卯和钉子。”有些关系正是因为明确了边界,反而走得更长远。
再举个反例:网购时看到“7天无理由退货”但实际退货被拒,这种承诺就像没钉牢的钉子,轻轻一碰就脱落。可见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,“说到做到”的扎实感,才是赢得信任的关键。下次当你需要表达确定性时,不妨试试用具体行动把“钉子”真正钉进墙里。
最后分享个冷知识:航天器的零件连接中,铆钉使用量可达数十万颗。每颗铆钉的安装角度、力度都有严格标准——这或许是对“铁钉铁铆”精神最极致的诠释。当我们在生活中追求“确定感”时,其实是在寻找那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扎实与可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