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tiě chǔ mó zhēn
成语解释:比喻只要有决心,肯下功夫,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。
成语出处:明·郑之珍《目连救母·四·刘氏斋尼》:“好似铁杵磨针;心坚杵有成针日。 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
繁体字形:铁杵磨针
英文翻译:Steady efforts can work miracles.
铁:1.金属元素,符号Fe(ferrum)。银白色,质硬,延展性强,纯铁磁化和去磁都很快,含杂质的铁在湿空气中容易生锈。是炼钢的主要原料,用途很广。2.指刀枪等:手无寸铁。动铁为凶。3.形容坚硬;坚强;牢固:铁拳。铁汉子。铁饭碗。他俩关系很铁。4.形容强暴或精锐:铁蹄。铁骑。5.形容确定不移:铁定。铁的事实。铁案。6.形容表情严肃:他铁着个脸,没有一丝笑容。7.姓。
杵:1.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,用来在臼里捣粮食等或洗衣服时捶衣服:杵臼。砧杵。2.用杵捣:杵药。3.用细长的东西戳或捅:用手指头杵了他一下。拿棍子往里杵一杵。
磨:[mó]1.摩擦:脚上磨了几个大泡。我劝了他半天,嘴唇都快磨破了。2.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、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:磨刀。磨墨。磨玻璃。铁杵磨成针。3.折磨:他被这场病磨得改了样子了。4.纠缠;磨烦(mò·fan):这孩子可真磨人。5.消灭;磨灭:百世不磨。6.消耗时间;拖延:磨洋工。磨工夫。[mò]1.把粮食弄碎的工具,通常是两个圆石盘做成的:一盘磨。电磨。推磨。2.用磨把粮食弄碎:磨面。磨豆腐。磨麦子。3.掉转;转变:把汽车磨过来。我几次三番劝他,他还是磨不过来。
针:1.缝衣物用的工具,细长而小,一头尖锐,一头有孔或钩,可以引线,多用金属制成:绣花针。缝纫机针。2.细长像针的东西:松针。指南针。表上有时针、分针和秒针。3.针剂:防疫针。打针。4.中医刺穴位用的特制的金属针:银针。毫针。5.中医用特制的金属针按穴位刺入体内医治疾病:针灸。6.姓。
你是否听过“铁杵磨针”的故事?一位老太太拿着一根粗铁棒在石头上打磨,旁人问她做什么,她回答:“我要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。”这故事乍一听荒诞,但仔细想想,生活中类似的场景其实并不少见。
有人可能会问:铁杵磨针真的值得吗?花那么多时间做一件看似低效的事,是不是太固执了?其实这里藏着两层深意。第一层是表面的坚持精神,第二层则是“以笨破巧”的智慧——当别人都在寻找捷径时,愿意用最原始的方法积累量变的人,反而可能突破瓶颈。
举个现实中的例子:同事小王每天早起半小时背英语单词,两年后突然得到外派机会。当时很多人说背单词APP效率更高,但正是这种“笨功夫”让他打下了牢固基础。这就像用铁杵磨针,过程虽慢,磨出的却是属于自己的利器。
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:现在年轻人喜欢把“长期主义”挂在嘴边,却常常被“7天速成”的广告吸引。真正的铁杵磨针精神,恰恰需要抵抗这种速成诱惑。就像我学摄影时,前辈说:“别急着买新镜头,先把现有设备用到包浆。”后来才懂,器材的局限反而逼出了更多创意。
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定义“效率”。在算法推送、人工智能盛行的时代,主动选择“慢下来”反而成了稀缺能力。那些愿意花三年打磨产品、用十年培育客户关系的案例,不正是现代版的铁杵成针吗?这种深耕带来的竞争力,往往比短期投机更持久。
下次遇到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时,不妨想想那根铁杵。重要的不是工具本身,而是握紧工具的那双手——带着清晰的目标感,把宏大愿景拆解成每天可以“磨”的具体动作。时间这位工匠,终会把你的坚持雕刻成想要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