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gōu
  • yǐn
  • jué
  • wēi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gōu yǐn jué wēi

成语解释:钩:探取;抉:排出,挖出。在治学上能发掘幽深精微

成语出处:宋·郭绍彭《宋王先生圹铭》:“《从书》门分类聚,钩隐抉微,考证经史百氏,下致骚人墨客佚事,细大不捐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

繁体字形:鈎隱抉微

英文翻译:Subtle and subtle

钩隐抉微的意思

钩:1.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,形状弯曲,头端尖锐:钩子。秤钩儿。火钩子。2.形状像钩子的:蝎的钩子。钩针。3.汉字笔形之一(亅、乛、乚、、、乙等)。4.用钩形物搭、挂或探取:钩住树枝爬上去。5.研究,探寻:钩玄。钩沉。钩校(jiào)。6.牵连:钩党(指相牵连的同党)。7.同“”。8.一种缝纫法,多指缝合衣边:钩贴边。9.古代兵器:钩戟。纯钩(剑名)。吴钩(刀名)。10.镰刀。11.古代称圆规。

隐:[yǐn]1.藏匿,不显露:隐藏。隐匿。隐居。隐士。隐讳。2.伤痛:隐恻。3.怜悯:恻隐之心。[yìn]倚,靠:隐几而卧(靠着几案睡眠)。

抉:剔出;挑出:抉择。

微:1.细小;轻微:细微。微风。谨小慎微。相差甚微。2.(某些计量单位的)百万分之一:微米。微安。微法。3.衰落:衰微。4.精深奥妙:微妙。微言大义。5.稍微;略微:微感不适。面色微红。

成语评论

钩隐抉微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些生僻,但它描述的能力其实人人都需要——比如当你发现孩子突然不爱说话,主动蹲下来轻声问“是不是被同学误会了”,这就是在“钩隐抉微”。
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普通观察有什么区别?关键在于“主动深挖”。就像考古学家发现陶片上的特殊纹路,他不会止步于“这是装饰花纹”,而是会追问“这些波浪纹是否代表古人观察过洪水规律”。去年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,正是研究者们从枝丫的弯曲角度推断出古蜀人的天文认知,这就是“钩隐抉微”的典型范例。

现代职场中也常见其应用。某互联网大厂的用户体验团队曾发现:老年用户总在注册第三步流失。他们没停留在“操作复杂”的结论,而是戴着老花镜亲自体验,最终发现是验证码的浅灰色与老花眼产生的视觉混淆。这种穿透表象找根源的思考方式,本质上就是“钩隐抉微”。

有趣的是,这种能力在信息过载时代反而更显珍贵。当别人都在追逐“5分钟读完《红楼梦》”的快餐知识时,愿意花三小时琢磨黛玉某句台词的弦外之音的人,往往能获得更深层的理解。就像品茶师能尝出山泉水泡茶的矿物感,这种细微处的敏感度需要刻意培养。

不过要注意“钩”的尺度。曾有位新手编辑校稿时,非要把作者写的“春风拂面”改成“风速0.5m/s的东南风拂过面部触觉神经”,这就成了钻牛角尖。真正的钩隐抉微,应该像中医把脉——既要觉察细微的脉象变化,又要保持对生命整体的敬畏。

培养这种能力可以从日常小事开始:读完新闻后多问“这个消息源可靠吗”,看影视剧时想想“这个镜头为什么用俯拍角度”。当你能在超市发现芒果摆放位置影响销量,在公园观察到长椅朝向改变交谈时长,说明你已经掌握了在平凡中发现非凡的钥匙。

"钩隐抉微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