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ōu zhōu gé zhé
成语解释:鹧鸪的叫声。
成语出处:唐·李群玉《九子坡闻鹧鸪》诗:“正穿诘曲崎岖路,更听钩辀硌磔声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鹧鸪的叫声
繁体字形:鈎辀格磔
英文翻译:Leptospirosis
钩:1.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,形状弯曲,头端尖锐:钩子。秤钩儿。火钩子。2.形状像钩子的:蝎的钩子。钩针。3.汉字笔形之一(亅、乛、乚、、、乙等)。4.用钩形物搭、挂或探取:钩住树枝爬上去。5.研究,探寻:钩玄。钩沉。钩校(jiào)。6.牵连:钩党(指相牵连的同党)。7.同“勾”。8.一种缝纫法,多指缝合衣边:钩贴边。9.古代兵器:钩戟。纯钩(剑名)。吴钩(刀名)。10.镰刀。11.古代称圆规。
辀:古代车前面弯曲的独木车辕。用以驾马。
格:[gé]1.格子:方格纸。把字写在格儿里。四格儿的书架。2.规格;格式:品格。格律。合格。别具一格。3.品质;风度:人格。风格。性格。4.阻碍;限制:格于成例。5.某些语言中名词(有的包括代词、形容词)的语法范畴,用词尾变化来表示它和别的词之间的语法关系。例如俄语的名词、代词、形容词都有六个格。6.姓。7.推究:格物。8.打:格斗。格杀。[gē]形容某些碰击、断裂声:格格。格登。
磔:1.古代一种分裂肢体的酷刑。2.书法用语。指汉字笔画的捺。参见〔永字八法〕
“钩辀格磔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拗口,对吧?比如有一次我在公园散步,突然听到树丛里传来一阵奇怪的鸟叫声,朋友脱口而出:“这鸟叫得钩辀格磔的,真像在说外星语!”原来他是用这个成语形容鸟鸣声的杂乱刺耳。不过你知道吗?这个成语还能用来形容人说话晦涩难懂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?”其实它原本是模拟鸟叫的拟声词,后来引申为两种用法:一是描述鸟类嘈杂的叫声,二是比喻语言表达生硬别扭。比如某次讲座上,讲师全程用专业术语解释基础概念,台下学生小声吐槽:“老师讲得钩辀格磔的,完全听不懂。”这时候成语的第二种用法就派上用场了。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在当代生活中有了新的适用场景。上周同事转发给我一篇满是行业黑话的邮件,我开玩笑说:“你这写得钩辀格磔的,咱们市场部又不是密码破译小组。”这种幽默化的使用反而让沟通变得更轻松。从个人角度看,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用简单直白的表达反而更高效——毕竟谁也不想把交流变成猜谜游戏。
或许你会好奇:“这么冷门的成语还有必要学吗?”其实语言就像调色盘,多掌握一种表达方式就多一种描绘世界的方式。有次我看到小朋友用乐高积木拼出歪歪扭扭的城堡,突然觉得“钩辀格磔”用来形容那种稚拙的创造力也挺合适。成语的生命力不就在于能跨越时空引发共鸣吗?
说到底,“钩辀格磔”就像语言中的调味料,虽然不常用,但在特定场合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表现力。它提醒我们:无论是说话还是写作,清晰易懂始终是金标准。下次遇到让人头大的说明书或者绕口令式的演讲时,不妨试试用这个成语调侃两句,说不定能成为化解尴尬的破冰利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