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ōu zhāng jí jù
成语解释:钩:钩取;章:章节;棘:刺;句:字句。形容文辞艰涩或作文的艰苦
成语出处:唐 韩愈《贞曜先生墓志铭》:“刃迎缕解,钩章棘句,搯擢胃肾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;指文辞艰涩拗口
繁体字形:鈎章棘句
英文翻译:involved and abstruse writing
钩:1.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,形状弯曲,头端尖锐:钩子。秤钩儿。火钩子。2.形状像钩子的:蝎的钩子。钩针。3.汉字笔形之一(亅、乛、乚、、、乙等)。4.用钩形物搭、挂或探取:钩住树枝爬上去。5.研究,探寻:钩玄。钩沉。钩校(jiào)。6.牵连:钩党(指相牵连的同党)。7.同“勾”。8.一种缝纫法,多指缝合衣边:钩贴边。9.古代兵器:钩戟。纯钩(剑名)。吴钩(刀名)。10.镰刀。11.古代称圆规。
章:1.诗、文、歌曲的段落:第一章。乐章。2.章程;条目:党章。招生简章。3.条理:杂乱无章。4.图章:印章。盖章。5.佩戴在身上的标志:徽章。领章。6.古又同“嫜(zhāng)”。
棘:1.酸枣树,落叶灌木。有刺,果小味酸。种子供药用,治神经衰弱等。树可作嫁接大枣树的砧木。2.带刺草木的通称:荆棘。3.刺;扎:棘手。
句:[jù]1.句子:语句。词句。造句。2.用于语言:三句话不离本行。写了两句诗。[gōu]高句丽(Gāogōulí),古族名,古国名。也作高句骊。又人名用字,春秋时越国国王勾践也作句践。
“钩章棘句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,但它描述的现象其实很常见。比如有人写文章时,为了追求“高级感”,硬塞进复杂词汇和冗长句式,结果反而让读者一头雾水。举个例子:“该项目的实施需在跨部门协同框架下,以多维视角整合资源禀赋,优化效能输出。”这段话看似专业,但实际表达的意思可能只是“各部门合作,合理分配资源”。
为什么有人会写出这样的句子? 核心问题其实在于表达者误以为“复杂=专业”。比如学生写论文时,总担心自己用词不够“学术”,于是把简单概念包装成拗口的术语;或者职场新人为了显得经验丰富,故意模仿行业黑话。其实真正的好内容,往往是用最直接的方式传递信息。
记得有次帮朋友修改演讲稿,原稿里充斥着“赋能垂直领域”“打通底层逻辑”之类的流行词。我问他:“如果台下坐着你奶奶,她能听懂吗?”他愣住后笑了,最终改用“帮小商家解决进货难题”这样的大白话,现场反响反而更热烈。这说明清晰的表达比华丽的辞藻更重要。
怎么避免掉进“钩章棘句”的陷阱? 有个简单的方法:写完先自己读一遍。如果发现某个句子需要反复回看才能理解,或者读出声时觉得舌头打结,这就是需要修改的信号。就像做菜,调料放多了反而掩盖食材本味,写作也是同理——少点炫技,多点真诚,读者才能尝到思想的真滋味。
现在很多领域都在提倡“说人话”的沟通方式。政府部门开始用漫画解读政策,科技公司用动画演示产品原理,这些改变都在印证一个趋势:信息传递的效率,永远高于形式上的精致。下次提笔时不妨想想,如果要用一句话让外卖小哥明白你的意思,你会怎么说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