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gōu
  • shēn
  • suǒ
  • yǐ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gōu shēn suǒ yǐn

成语解释:钩:钩取;索:探索。色取深处的,探索隐秘的。指钻研深奥的学问,探索隐秘的事情。

成语出处: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探赜索隐,钩深致远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学问等

繁体字形:鈎深索隱

英文翻译:Deep and obscure

钩深索隐的意思

钩:1.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,形状弯曲,头端尖锐:钩子。秤钩儿。火钩子。2.形状像钩子的:蝎的钩子。钩针。3.汉字笔形之一(亅、乛、乚、、、乙等)。4.用钩形物搭、挂或探取:钩住树枝爬上去。5.研究,探寻:钩玄。钩沉。钩校(jiào)。6.牵连:钩党(指相牵连的同党)。7.同“”。8.一种缝纫法,多指缝合衣边:钩贴边。9.古代兵器:钩戟。纯钩(剑名)。吴钩(刀名)。10.镰刀。11.古代称圆规。

深:1.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(跟“浅”相对,2.—3.同):深耕。深山。这院子很深。4.深度: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。这间屋子宽一丈,深一丈四。5.深奥:由浅入深。这本书很深,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。6.深刻;深入:深谈。影响很深。7.(感情)厚;(关系)密切:深情。两人的关系很深。8.(颜色)浓:深红。深绿。颜色太深。9.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:深秋。夜已经很深了。10.很;十分:深知。深信。深恐。深表同情。深有此感。11.姓。

索:1.大绳子或大链子:船索。绳索。麻索。绞索。铁索桥。2.姓。3.搜寻;寻找:搜索。遍索不得。4.要;取:索取。索还。索价。5.孤单:离群索居。6.寂寞;没有意味:索然。

隐:[yǐn]1.藏匿,不显露:隐藏。隐匿。隐居。隐士。隐讳。2.伤痛:隐恻。3.怜悯:恻隐之心。[yìn]倚,靠:隐几而卧(靠着几案睡眠)。

成语评论

钩深索隐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,究竟该怎么用呢?举个例子:考古团队在黄河流域发现了一枚残缺的青铜器,他们连续三个月比对古籍、分析纹路,终于破解了器物背后的祭祀文化。这种从碎片中还原真相的过程,不正是“钩深索隐”的生动写照吗?
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“深入研究”有什么区别?其实关键在“钩”和“索”这两个动作——它强调的不仅是深度,更是主动探寻隐藏线索的执着。就像侦探从案发现场的半枚指纹出发,通过走访、化验、推理,最终锁定嫌疑人,这种抽丝剥茧的功夫,比单纯“查资料”多了几分探险的意味。

现代人还需要这种能力吗?我曾在博物馆见到中学生团队研究宋代茶叶贸易,他们从茶具釉色联系到漕运路线,又通过关税记载推测出商帮势力范围。这种跨学科串联信息的思维方式,在短视频盛行的今天反而显得珍贵——毕竟算法推送的信息茧房,可不会主动给你埋藏千年的秘密。

职场中也不乏应用场景。某互联网产品经理发现用户留存率异常下降,她没有止步于表面数据,而是调取三个月内的操作热力图、客服录音和版本更新日志,最终发现是某个按钮的交互设计引发误触。这种在细节中掘金的工作方法,本质上就是职场版的“钩深索隐”。
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还暗含方法论:先有“钩”的精准定位,再有“索”的系统追踪。就像我写这篇文章时,先锁定“生活化案例”这个锚点,再搜集不同领域的实例来支撑观点。或许真正的智慧,不在于知道多少答案,而在于培养提出好问题的嗅觉——毕竟能问出“为什么井盖是圆的”的人,才有机会发现流体力学与城市安全的隐秘关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