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ǔ shēng yú
成语解释:釜:锅,古代炊具。釜中已生出鱼来。比喻生活困难,断炊已久
成语出处:金·元好问《寄西溪相禅师》:“门堪罗雀仍未害,釜欲生鱼当奈何!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比喻句
繁体字形:釜生鱼
英文翻译:Cauldron fish
釜:古代的炊事用具,相当于现在的锅:破釜沉舟。釜底抽薪。
生:1.生育;出生:胎生。卵生。生孩子。优生优育。生于北京。2.生长:生根。生芽。3.生存;活(跟“死”相对):舍生忘死。同生共死。4.生计:谋生。营生。5.生命:丧生。舍生取义。6.生平:一生一世。今生今世。7.具有生命力的;活的:生物。生龙活虎。8.产生;发生:生病。生效。惹是生非。9.使柴、煤等燃烧:生火。生炉子。10.姓。11.果实没有成熟(跟“熟”相对,下12.—13.同):生柿子。这西瓜是生的。14.(食物)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:夹生饭。生吃瓜果要洗净。15.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:生石膏。生铁。16.生疏:生人。生字。认生。刚到这里,工作很生。17.生硬;勉强:生凑(勉强凑成)。生搬硬套。18.很(用在少数表示感情、感觉的词的前面):生怕。生恐。生疼。19.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:医生。20.某些副词的后缀,如“好生、怎生”等。
鱼:1.脊椎动物的一大类,生活在水中,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,一般身体侧扁,有鳞和鳍,用鳃呼吸。种类极多,包括软骨鱼和硬骨鱼两类。大部分可供食用。2.(Yú)姓。
“釜生鱼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?其实它出自《后汉书·范冉传》,原指锅里都长出鱼了,形容生活贫困到极点。比如:“疫情初期,老王的小餐馆三个月没开门,眼看就要‘釜生鱼’,好在后来政策扶持才渡过难关。”这里用“釜生鱼”生动刻画了经济窘迫的状态。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用“锅里长鱼”比喻穷困?这其实是个反向联想——锅本该用来煮食物,如果长期不用反而长出鱼,恰恰说明主人连做饭的能力都没有了。这种夸张的比喻,比直接说“没钱”更有画面感。
现代生活中,这个成语可以灵活运用。比如描述创业困境:“新开发的APP用户增长停滞,团队就像‘釜生鱼’,急需找到突破口。”既保留了成语的古意,又贴切地表达了科技时代的生存危机。
有趣的是,我发现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中有了新延伸。有次听同事自嘲:“连续加班一个月,我家冰箱都‘釜生鱼’了!”这种幽默化用,把物质匮乏转化为时间匮乏,反而让古老的词汇焕发新生机。
如何看待这类冷门成语的使用?我认为语言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。就像“釜生鱼”原本沉重的含义,经过重新诠释后,既能保留文化记忆,又能成为当代人表达困境的创意工具。关键在于使用时考虑语境,让听众既能会意,又不觉得晦涩。
最后分享个观察:越是压力大的环境,人们越喜欢用历史典故来自嘲或减压。当年轻人说“这个月绩效完不成真要‘釜生鱼’了”,其实是在用文化智慧化解焦虑。这种将古典融入现实的语言智慧,或许正是汉语绵延千年的生命力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