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īn gǔ qí míng
成语解释:金鼓:古时军队演习、作战时用以助军威、壮声势的金钟和战鼓。金钟战鼓一齐鸣响。形容战斗激烈;士气高昂。
成语出处: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金鼓以声气也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
繁体字形:金皷齊鳴
英文翻译:gongs and drums sounded
金:1.俗称金子。金属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。赤黄色,有光泽,质软,延展性最强,化学性质稳定,易传热和导电。常用作合金、硬币、装饰品等。通称黄金。2.金属:五金。3.钱:现金。助学金。4.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:鸣金收兵。金鼓齐鸣。5.比喻尊贵、珍贵:金口玉言。6.像金子一样的颜色:金发(fà)。金灿灿。7.朝代名(1115—1234)。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。建都会宁(今黑龙江阿城南),后迁都中都(今北京)、开封。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。
鼓:1.打击乐器,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,中间空,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:腰鼓。手鼓。花鼓。2.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石鼓。蛙鼓。耳鼓。3.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;敲:鼓琴。鼓掌。4.用风箱等扇(风):鼓风。5.发动;振奋:鼓动。鼓励。鼓舞。鼓起勇气。6.凸起;胀大: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。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。7.形容凸起的程度高:钱包很鼓。口袋装得鼓鼓的。8.姓。
齐:[qí]1.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:齐整。参差不齐。2.达到,跟什么一般平:见贤思齐。河水齐腰深。3.同时;同样;一起:齐名。齐声。齐心协力。一齐前进。4.全;完全:齐全。人到齐了。5.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、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。6.中国朝代名:南朝齐。北朝齐。[jì]1.调剂:夫匠者手巧也,而医者齐药也。后作“剂”。2.药剂:处齐不过数种。后作“剂”。3.界限;分际:百年,寿之大齐。4.成功;成熟:事能得齐。后作“济”。[zī]同“粢”。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。[zhāi]1.同“斋”。2.斋戒:齐三日而后行。3.庄敬:齐庄。齐严。
鸣:1.(鸟兽或昆虫)叫:鸟鸣。蝉鸣。虫鸣。2.发出声音;使发出声音:耳鸣。雷鸣。自鸣钟。孤掌难鸣。礼炮齐鸣。鸣鼓。鸣锣开道。3.表达;发表(情感、意见、主张):鸣谢。鸣冤。鸣不平。百家争鸣。4.姓。
“金鼓齐鸣”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?简单来说,它原本指的是古代战场上锣鼓同时敲响的震撼场面,后来常被用来形容声势浩大或多种力量同时发力的状态。比如,我们可以说:“项目进入冲刺阶段,整个团队就像金鼓齐鸣,设计、开发、测试各环节同步推进。”
为什么用“金鼓齐鸣”而不用其他词呢?关键就在于它传递的不仅是“热闹”,更有“有序协作”的意味。想象一个社区救灾的场景:志愿者调度物资的呼喊声、救援车辆的鸣笛声、指挥部的广播声交织在一起,这种多线并进却又目标一致的场景,不正像成语中“金”与“鼓”的配合吗?
有人可能会问,这个成语只能用在宏大场景里吗?其实不然。比如朋友家的周末聚餐,妈妈在厨房炒菜滋滋响,爸爸在客厅切水果咔咔声,孩子跑来跑去摆碗筷,这些声音此起彼伏却又和谐统一,用“金鼓齐鸣”来形容反而多了几分生活趣味。不过要注意,这种用法更适合轻松调侃的语境。
从个人观察来看,现代人使用这个成语时更看重它的“动态平衡感”。就像交响乐团演出,小提琴的悠扬和定音鼓的浑厚看似冲突,实则相互成就。工作中跨部门协作、家庭里成员分工,其实都在追求这种“不同声音的共鸣”。下次遇到需要强调多方协作的场景,不妨试试用这个成语,比单纯说“齐心协力”更有画面感。
最后留个小思考:当你听到手机消息提示音、键盘敲击声、同事讨论声在办公室同时响起时,是否也能感受到某种形式的“金鼓齐鸣”?生活中的很多场景,换个角度就能发现成语的新鲜用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