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īn
  • shē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īn shēng yù fú

成语解释:见“金声玉色”。

成语出处:战国·宋·墨翟《墨子·经说》:“实,其志气之见也;使人如己,不若金声玉服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繁体字形:金聲玉服

英文翻译:Golden voice and jade clothes

金声玉服的意思

金:1.俗称金子。金属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。赤黄色,有光泽,质软,延展性最强,化学性质稳定,易传热和导电。常用作合金、硬币、装饰品等。通称黄金。2.金属:五金。3.钱:现金。助学金。4.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:鸣金收兵。金鼓齐鸣。5.比喻尊贵、珍贵:金口玉言。6.像金子一样的颜色:金发(fà)。金灿灿。7.朝代名(1115—1234)。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。建都会宁(今黑龙江阿城南),后迁都中都(今北京)、开封。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。

声:1.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:锣声。大声。2.说话;语言:不声不响。呼声。3.宣布;陈述:声明。声讨。4.名誉:声望。名声。5.声母:声韵。双声。6.声调:第一声。去声。7.量词。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:连喊三声。

玉:1.矿物,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。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。硬度大。如白玉、墨玉、青玉、碧玉、和田玉、岫岩玉等,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。2.比喻洁白美丽:亭亭玉立。3.敬辞。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:玉体。玉成。

服:[fú]1.衣服;衣裳:制服。便服。2.丧服:有服在身。3.穿(衣服):服丧。4.吃(药):服药。内服。每次服三片。5.担任(职务);承当(义务或刑罚):服刑。服兵役。6.承认;服从;信服:服输。心服口服。你有道理,我算服了你了。7.使信服:服众。以理服人。8.适应:不服水土。9.姓。[fù]用于中药;剂:一服药。

成语评论

金声玉服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,但拆开来看其实很有意思。金声,指钟磬般洪亮的声音;玉服,则形容华美的衣饰。合起来,它常用来比喻人既有才华又有风度,内外兼修。比如一位教授在学术会议上发言逻辑清晰、观点犀利,同时穿着得体、举止优雅,大家可能会感叹:“他真是金声玉服,让人既佩服又欣赏!”

有人可能会问:现在用这个成语会不会太老套?其实不然。比如职场中,一位年轻设计师不仅提案创意十足,还总能把PPT做得简洁大气,同事私下讨论时用“金声玉服”形容他,既点出了专业能力,又夸赞了细节处的用心。成语的“老”反而成了表达的亮点。

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。小区里退休的王阿姨,不仅把社区合唱团带得有声有色,每次演出还亲自缝制演出服。邻居们都说她是“金声玉服的代表”——歌声动人,手也巧。这说明成语的应用场景可以很生活化,关键看怎么找到“才”与“貌”的结合点。

不过要注意,这个成语重点在“内外统一”。如果只注重外表而缺乏内涵,就像商场里金玉其外的礼盒,拆开发现是劣质产品,反而会让人失望。就像网红餐厅装修精致但菜品难吃,这时候说“金声玉服”就变成讽刺了。所以使用时得确保对象真的“表里如一”。

个人觉得,现代社会更需要这样的价值观。刷短视频时常见颜值博主用AI工具包装自己,但真正让人记住的,往往是那些既能输出干货又有个人风格的创作者。这或许就是“金声玉服”的现代版诠释——在流量时代,持续的内容力才是真正的“金声”,而独特的个人品牌就是“玉服”。

最后分享个冷知识:这个成语其实源自古代乐礼文化。钟磬代表庄严的礼乐,玉饰象征尊贵身份,原本专指祭祀场合的完美呈现。如今我们用来形容普通人,反而让传统文化焕发了新意。就像把博物馆的青铜器做成文创书签,老传统也能有新生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