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chóng luán dié yǎn
成语解释:形容山岭重重叠叠,连绵不断。同“重峦叠嶂”。
成语出处:北魏 郦道元《水经注 漯水》:“其山(雁门山)重峦叠巘,霞举云高,连山隐隐,东出辽塞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山脉
繁体字形:重巒曡巘
英文翻译:range upon range of mountains
重:[zhòng]1.重量;分量:举重。这条鱼有几斤重?2.重量大;比重大(跟“轻”相对):体积相等时,铁比木头重。工作很重。脚步很重。话说得太重了。3.程度深:情意重。病势很重。重伤。4.重要:重地。重任。5.重视:敬重。尊重。看重。器重。为人所重。重男轻女是错误的。6.不轻率:自重。慎重。持重。7.姓。[chóng]1.重复:重出。书买重了。2.重新;再:重逢。旧地重游。重写一遍。3.层:云山万重。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。4.使重叠在一起;摞:把两领席重在一起。5.姓。
峦:小而尖的山。也泛指山:岗峦起伏。重峦叠嶂。
叠:1.一层加上一层;重复:重叠。叠石为山。层见叠出。2.折叠(衣被、纸张等):叠衣服。把信叠好装在信封里。3.姓。
巘:大山上的小山:“陟则在巘。”
哎哟,说到“重峦叠巘”这个成语,你可能会有点懵:这到底是形容啥的?其实啊,它专门用来描述山势连绵起伏、一层叠一层的壮观景象。比如你站在黄山光明顶,看着远处云雾里若隐若现的三十六峰,这时候来句“这重峦叠巘的景色,真是人间仙境”,画面感立马就出来了!
那有人要问了,这成语只能用在自然景观里吗?当然不是啦!你别说,用它比喻人生也挺贴切。好比咱们创业路上遇到的困难,可不就像翻不完的山头?老张最近在搞新项目,每次开会都说:“现在虽然难关重重,但跨过这重峦叠巘的阶段,前头就是开阔地了。”你看,这么一说既形象又提气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成语是不是有点“挑场合”?确实!要是拿来形容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,那肯定驴唇不对马嘴。但用在西北戈壁的丹霞地貌就绝了——红褐色的山体层层叠叠,阳光一照,嘿!活脱脱就是“重峦叠巘”的教科书级示范。
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,现在有些作家反而不敢用这种“老派”成语了,觉得不够新潮。要我说啊,好词不分新旧,关键得用得巧。前阵子看小说里写“都市钢筋水泥的重峦叠巘压得人喘不过气”,这种反常规用法反而让人眼前一亮。
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,这成语虽然带劲儿,可别贪多。要是每段描写山景都用“重峦叠巘”,读者怕是要审美疲劳咯。就像吃红烧肉,偶尔来一块香得很,顿顿吃可要腻歪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