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ān
  • zuì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hān gē zuì wǔ

成语解释:见“酣歌恒舞”。

成语出处:茅盾《血战后一周年》:“不见他们朝朝暮暮酣歌醉舞么?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形容纵情歌舞,耽于声色

繁体字形:酣謌醉舞

英文翻译:the drunken singing and the usual dancing

酣歌醉舞的意思

酣:1.饮酒尽兴:酣饮。半酣。酒酣耳热。2.泛指尽兴、畅快:酣歌。酣睡。

歌:1.能唱的文辞或歌曲:诗歌。民歌。2.歌唱:载歌载舞。

醉:1.饮酒过量,神志不清:醉汉。喝醉了。醉得不省人事。2.沉迷;过分爱好:醉心。陶醉。听着这美妙的音乐,我的心都醉了。3.用酒泡制(食品):醉枣。醉蟹。

舞:1.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:舞蹈。舞技。舞姿。舞会。舞剑。舞女。舞曲。舞台。2.耍弄:舞弊。舞文弄墨。

成语评论

酣歌醉舞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像是形容一群人喝酒唱歌、尽情狂欢的场景,但它到底在什么情境下使用呢?举个例子:古代文人雅士聚会时,常有人即兴赋诗,酒至半酣便开始“酣歌醉舞”,这种画面既展现了洒脱的生活态度,也暗含着及时行乐的意味。

有人可能会问:这个成语只能用在古代场景里吗?其实不然。现代人周末在KTV里放声高歌、随着音乐摇摆,也可以说“年轻人在包厢里酣歌醉舞到深夜”。不过要注意语境——这个词略带夸张色彩,更适合描述沉浸其中的热烈氛围,而不是普通的唱歌跳舞。
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背后藏着中国传统文化对“适度”的思考。古人说“乐不可极”,但同时又认可“人生得意须尽欢”,这种矛盾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。我总觉得,当代人更需要学会在“酣歌醉舞”的放纵与日常生活的克制之间找到平衡点。

试想这样一个场景:公司年会上,平时严谨的程序员们卸下压力,在灯光闪烁中举着香槟杯即兴表演。这种打破常规的释放时刻,不正是“酣歌醉舞”精神的现代诠释吗?它提醒我们:偶尔的放肆就像给弹簧松绑,反而能积蓄更多面对现实的力量。

回到最初的问题:为什么这个成语历经千年还能引发共鸣?或许因为它触碰到了人性中永恒的部分——我们都渴望在某个时刻抛却束缚,让身心获得彻底的自由。这种渴望,从竹林七贤的纵酒高歌,到当代年轻人的音乐节狂欢,始终在人类基因里跃动。

"酣歌醉舞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