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iǔ hòu chá yú
成语解释: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。
成语出处:鲁迅《而已集 黄花节的杂感》:“从别的地方--如北京,南京,我的故乡--的例子推想起来,当时大概有若干人痛惜,若干人快意,若干人没有什么意见,若干人当作酒后茶余的谈助的罢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空闲时间
繁体字形:酒后茶余
英文翻译:after meal hours or in leisure time
酒:1.用粮食、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过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,如葡萄酒、白酒等。2.(Jiǔ)姓。
后:1.方位词。在背面的(指空间,跟“前”相对):后门。村前村后。2.方位词。未来的;较晚的(指时间,跟“前、先”相对):后天。日后。后辈。先来后到。3.方位词。次序靠近末尾的(跟“前、先”相对):后排。后十五名。4.后代的人,指子孙等:无后。5.君主的妻子:皇后。后妃。6.古代称君主:商之先后。7.姓。
茶:1.常绿木本植物,叶子长椭圆形,花一般为白色,种子有硬壳。嫩叶加工后就是茶叶。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。2.用茶叶做成的饮料:喝茶。品茶。3.旧时指聘礼(古时聘礼多用茶):下茶(下聘礼)。4.茶色:茶镜。茶晶。5.某些饮料的名称:奶茶。果茶。6.指油茶树:茶油。7.指山茶:茶花。8.姓。
余:1.剩下来的;多余的:余粮。2.零数:十余人。一斤余。3.文言人称代词。我。4.“餘”,另同“馀”
“酒后茶余”到底是个啥场合?举个例子,老张和邻居在小区凉亭里下棋,棋盘边摆着半杯凉透的绿茶,他突然拍腿大笑:“这步棋我三年前酒后茶余就想好了!”这句话把日常消遣与长远谋划巧妙串联,活脱脱展现了成语的烟火气。
为什么说这个成语自带松弛感?看王姐家的周末聚会就知道。她端着茶壶给亲戚们续水,表弟突然冒出一句:“上次酒后茶余说的创业计划,我竟然真注册公司了!”满屋子人举着茶杯欢呼,这种非正式场合产生的灵感,往往带着让人意想不到的生命力。
年轻人怎么玩转老成语?写字楼里的95后给出了新解法。咖啡机前等拿铁的小李扭头说:“昨晚剧本杀结束后,咱们酒后茶余聊的元宇宙方案,投资人刚才来电话了!”传统成语与现代生活场景的碰撞,反而激发出更鲜活的表达方式。
有个细节常被忽略:茶与酒的角色转换。老周退休后总爱在阳台藤椅上念叨:“年轻时酒桌上谈生意,现在茶桌边教孙子背诗。”同一片屋檐下的光阴流转,让这个成语承载着不同年龄段的生命韵律。
我曾在古镇茶馆见过妙用。穿汉服的导游指着屋檐下的八仙桌:“当年文人墨客酒后茶余在此斗诗,如今我们举着奶茶自拍。”时空交错间,成语不再是书本上的铅字,而是流淌在日常生活里的文化血脉。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,或许正是汉语最迷人的魔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