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bǐ lǐ qiǎn lòu
成语解释:鄙俚:粗俗;浅陋:见闻不多。多形容文章或言谈粗俗浅薄
成语出处:宋 王傥《唐语林 政事上》卷一:“上询其政事,光不知文字,对皆鄙俚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见闻不多
繁体字形:鄙俚淺陋
英文翻译:Vulgar
鄙:1.(见闻)浅薄;(品质)恶劣:鄙陋。卑鄙。2.看不起:可鄙。鄙夷。3.边远的地方:边鄙。4.谦辞。用于自称:鄙人。鄙见。
俚:民间的;通俗的:俚歌。俚语。
浅:[qiǎn]1.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小(跟“深”相对,2.—3.同):浅滩。水浅。屋子的进深浅。4.浅显:浅易。这些读物内容浅,容易懂。5.浅薄:功夫浅。6.(感情)不深厚:交情浅。7.(颜色)淡:浅红。浅绿。8.(时间)短:年代浅。相处的日子还浅。[jiān]形容流水声。
陋:1.不好看;丑:丑陋。2.粗劣;不精致:粗陋。因陋就简。3.(住的地方)狭小,不华美:陋室。陋巷。4.不文明;不合理:陋俗。陋习。5.(见闻)少:浅陋。孤陋寡闻。
哎呦喂,今天咱们来唠唠“鄙俚浅陋”这个成语。你别说,这词儿听着挺唬人,其实拆开看就简单了——"鄙俚"指粗俗不讲究,"浅陋"说的是内容单薄没深度。比如隔壁老王喝高了,拍着桌子喊:“读书有啥用?不如早点摆摊卖红薯!”这话糙理不糙,但表达方式确实透着点俚俗劲儿。
这时候有人要问了:“这种大白话难道就上不了台面?”嘿,您可问到点子上了!语言本就是工具,关键得看场合。菜市场砍价时喊“你这菜蔫儿得能喂兔子”,大伙儿听着亲切;可要是公司年会上来这么一嗓子,怕是要被行政部记小本本了。
要我说啊,俗语俚语就像辣椒面——撒对了地方能提味儿,撒错了可呛鼻子。前阵子看直播,有个主播张口就是:“老铁们这波操作666,比村头二狗子炸牛粪还带劲!”你品,你细品,这不就是活生生的“鄙俚浅陋”实例?但人家直播间人气蹭蹭涨,观众就吃这套!
说到底,语言风格得跟着对象走。跟老学究聊天拽网络热梗,好比穿拖鞋走红毯;跟发小聚会满嘴之乎者也,又像西装革履下田插秧。各位看官您琢磨琢磨,是不是这个理儿?下次开口前,不妨先瞄两眼场合,保准您的表达既接地气又不掉价!
最后捎带句掏心窝子的话:语言包容性比咱们想象的大得多。甭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,能准确传递想法就是好表达。您要是能在俚俗和文雅之间自由切换,嘿,那才叫真本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