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áng cái nǚ zī
成语解释:见“郎才女貌”。
成语出处:明·张凤翼《红拂记·掷家图国》:“为郎才女姿,非是云邀雨期,这情踪傍人怎知?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定语、宾语;指青年男女
繁体字形:郎才女姿
英文翻译:a perfect match between a man and a girl
郎:[láng]1.古代官名:侍郎。员外郎。2.对某种人的称呼:货郎。放牛郎。女郎。3.女子称丈夫或情人:郎君。情郎。4.旧时称别人的儿子:大郎。令郎。5.姓。[làng]见〖屎壳郎〗。
才:1.才能:德才兼备。多才多艺。这人很有才。2.有才能的人:干才。奇才。3.姓。4.表示以前不久:你怎么才来就要走?5.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:他说星期三动身,到星期五才走。大风到晚上才住了。6.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(前面常常用“只有、必须”或含有这类意思):只有依靠群众,才能把工作做好。7.表示发生新情况,本来并不如此:经他解释之后,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。8.表示数量小,次数少,能力差,程度低等等: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。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。9.表示强调所说的事(句尾常用“呢”字):麦子长得才好呢。我才不信呢!
女:[nǚ]1.女性,女子,女人,妇女:女士。女工。男女平等。2.女儿:一儿一女。3.星宿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[rǔ]文言代词,你:女等。女将何往?
姿:1.样子;形态:姿势。雄姿。2.容貌:丰姿。
提到“郎才女貌”,大家可能想到古装剧里的才子佳人。这成语说白了就是“男的有才华,女的长得美”,用来形容般配的情侣。但放到现在,这种说法还适用吗?咱们先看几个例子。
比如明朝小说里写:“这王公子满腹经纶,李小姐闭月羞花,真真是郎才女貌的一对。”这里明显把男性价值定位在才华,女性价值绑定在外貌。再举个现代例子:“小张是公司技术骨干,妻子是时尚博主,同事们都说他们是新时代的郎才女貌。”这时候“才”已经拓展到专业技能,“貌”也包含了形象管理能力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成语是不是在物化女性?其实要分角度看。在科举制度背景下,男性通过考试改变命运确实是主流上升通道,而女性受限于社会分工,容貌确实影响着婚恋选择。就像现在求职市场看重学历证书,本质都是特定时代的价值评判体系。
我倒觉得这个成语最值得保留的,是它传递的“互补共生”的相处智慧。就像树木需要阳光雨露共同滋养,亲密关系中各自发挥优势才能走得更远。不过要注意别把“才”和“貌”理解得太死板——程序员丈夫的幽默感是才,妻子打理花园的手艺何尝不是才?
最近看到个挺有意思的案例:某非遗传承人夫妻档,丈夫研究古法造纸,妻子负责文创设计。媒体用“郎才女貌”报道时,评论区都在讨论:“现在分明是双才双貌嘛!”这恰好说明,好的传统概念应该随着时代焕发新意,而不是成为限制人的框框。
下次听到这个词,不妨笑着接一句:“现在流行郎有郎的才,女有女的才,至于貌嘛,健康自信就是最美的状态。”毕竟,感情这事如人饮水,自己觉得合适才是真合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