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bì guā fáng lǐ
成语解释:表示避免嫌疑。
成语出处:见“避李嫌瓜”。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避免嫌疑
繁体字形:避瓜防李
英文翻译:Avoid melons and prevent plums
避:1.躲开;回避:退避。避而不谈。避一会儿雨。2.防止:避孕。避雷针。
瓜:1.蔓生植物,叶子像手掌,花多是黄色;果实可以吃。种类很多,如西瓜、南瓜、冬瓜、黄瓜等。2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3.(Guā)姓。
防:1.防备:预防。防涝。以防万一。谨防假冒。对这种人可得防着点儿。2.防守;防御:国防。边防。海防。布防。3.堤;挡水的构筑物:堤防。4.姓。
李:1.李子树,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叶子倒卵形,花白色,果实球形,黄色或紫红色,是常见水果。2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3.(Lǐ)姓。
哎呦,这个“避瓜防李”的成语有点意思啊!咱们先来拆解字面意思——“避瓜”就是躲开瓜,“防李”就是防备李子?但别急着挠头,这里头其实藏着老祖宗的智慧!说白了,这成语讲的呀,是做人要懂得保持距离,别让自己陷入容易被误会的境地。比如你刚入职一家新公司,同事突然找你帮忙做他的KPI报表,这时候你可得“避瓜防李”了,别一不小心成了背锅侠呀!
等等,这时候有人可能要问了:“这跟瓜和李子有啥关系?”哈哈哈问得好!其实这成语最早出自《古谣谚》,原话是“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”。你想啊,在瓜地里弯腰系鞋带,别人会以为你要偷瓜;在李子树下扶帽子,看着就像要摘李子。所以啊,咱们现代人遇到类似情况,比如朋友让你帮忙保管贵重物品,最好主动拉个见证人,这就叫活学活用“避瓜防李”的精髓!
要我说啊,这成语在当代社会简直是社交指南针。前两天看新闻,有个小伙子在地铁站扶摔倒的老人,结果被家属误认为是肇事者。这事儿要搁古代,估计老人家会跳起来说:“小伙子懂不懂避瓜防李啊?下次记得先喊人录像!”不过玩笑归玩笑,这也提醒咱们:善意要带点智慧,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不寒了助人的热心肠。
最后唠点实在的,其实“避瓜防李”不是教人冷漠,而是说做人要有点预见性。就像咱们吃火锅时,明知道红汤溅到白衣服上难洗,提前围个围裙不香吗?生活里那些容易引发误会的事,提前多想半步,省得事后扯皮费唾沫星子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