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bì lǐ xián guā
成语解释:以之表示避免嫌疑。
成语出处:三国 魏 曹植《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。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避免嫌疑
繁体字形:避李嫌瓜
英文翻译:Avoid Li and dislike melon
避:1.躲开;回避:退避。避而不谈。避一会儿雨。2.防止:避孕。避雷针。
李:1.李子树,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叶子倒卵形,花白色,果实球形,黄色或紫红色,是常见水果。2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3.(Lǐ)姓。
嫌:1.嫌疑:避嫌。涉嫌。2.嫌怨:前嫌。挟嫌。3.厌恶;不满意:讨人嫌。嫌贫爱富。大家都嫌他脾气太急。内容不错,文字略嫌啰唆。
瓜:1.蔓生植物,叶子像手掌,花多是黄色;果实可以吃。种类很多,如西瓜、南瓜、冬瓜、黄瓜等。2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3.(Guā)姓。
哎哟,今天咱们聊聊这个成语“避李嫌瓜”,听着是不是有点耳生?其实啊,它和另一个成语“瓜田李下”是亲戚关系,核心都是说“别让自己陷入被怀疑的境地”。那这成语到底咋用呢?咱们边唠边看!
比方说啊,老张最近升了部门主管,立马主动避嫌不参与供应商饭局。同事问他为啥,他嘿嘿一笑:“避李嫌瓜嘛,省得大伙儿以为我拿人手短。”你看,这就是主动划清界限的典型操作。
这时候你可能会问:哎不对啊,这不就是普通避嫌吗?为啥非得用成语?问得好!其实用成语的好处在于,它自带文化基因,能让人秒懂背后的社会智慧。就像咱们说“吃人嘴软”比“受贿后立场不坚定”更带劲儿对吧?
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。小区业委会选楼长,王阿姨明明最有经验,却坚持要邻居先投票:“避李嫌瓜懂伐?我直接指定容易让人想歪。”结果大伙儿反而更信服她。所以说啊,有时候主动退一步,反而能进两步。
不过依我看呐,现在年轻人处理这事更灵活。像上次我表弟公司搞匿名评审,他直接把自家团队作品放到最后审。这招既避了嫌,又没耽误正事。您瞧,老智慧也能玩出新花样不是?
说到底,“避李嫌瓜”的精髓在于分寸感。太刻意了显得心虚,太随便了又容易招猜忌。就像煮粥得掌握火候,该搅的时候搅,该焖的时候焖。只要心里坦荡荡,行事有章法,自然就能避开是非漩涡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