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qiǎn jiāng zhēng bīng
成语解释:见“遣兵调将”。
成语出处:蔡东藩《南北史通俗演义》第七回:“原来魏主嗣欲乘丧南侵,报复旧怨,因将宋史执回,即日遣将征兵,进攻滑台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调动安排人事
繁体字形:遣將征兵
英文翻译:Conscription
遣:1.派;打发:特遣。遣送。2.排解;发泄:遣闷。消遣。
将:[jiāng]1.副词。就要;快要:天将下雨。2.介词。把;拿:将革命进行到底。将功赎罪。3.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:将军。4.带领;搀扶:将幼弟而归。扶将。5.做:慎重将事。6.休养;调养:将养。7.文言副词。又;且:将信将疑。8.助词。表示动作的开始:赶将上去。[jiàng]1.军衔名。将官。在校之上。2.泛指军官:将士。损兵折将。3.带;率领:将兵。[qiāng]请;希望:《将进酒》。
征:1.走远路(多指军队):征途。长征。2.征讨:出征。南征北战。3.政府召集人民服务:征兵。应征入伍。4.征收:征税。5.征用:征地。6.征求:征稿。征文。7.证明;证验:文献足征。信而有征。有实物可征。8.表露出来的迹象;现象:征候。象征。特征。“徵”
兵:1.战士;军队:当兵。兵种。2.军队中的最低等级:上等兵。3.武器:兵工厂。短兵相接。4.关于军事或战争的:兵书。纸上谈兵。
“遣将征兵”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调派将领、招募士兵的行动,但它的含义其实可以延伸到更广泛的领域。比如某公司面临市场危机时,董事长可能会说:“这次我们要遣将征兵,把研发部和销售部的骨干集中起来打翻身仗。”这里的“将”指的是专业人才,“兵”则是团队协作的力量。
这个成语的核心是什么?其实它强调的是组织资源的策略性。古代战争中,主帅需要根据地形和敌情分配将领职责(遣将),同时补充兵员(征兵);现代企业管理中,管理者同样需要根据项目需求调动合适的人手。比如某电商平台在“双十一”前,会提前从其他部门抽调技术专家(遣将),并招聘临时客服团队(征兵),这就是成语的灵活应用。
有个有趣的观察:很多成功案例中,“遣将”往往比“征兵”更重要。就像足球教练安排球星位置比单纯买新球员更关键。某手机品牌曾陷入创新瓶颈,他们没急着扩编团队,而是把芯片工程师调往软件部门(遣将),最终通过跨部门协作突破了技术难关。这说明合理配置现有人才有时比盲目扩张更有效。
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理解这个概念?想象你要组织家庭旅行:妈妈负责订酒店(遣将),表哥联系包车(遣将),同时邀请邻居家会拍照的小妹加入(征兵)。整个过程既有核心成员的职责分配,也有外部力量的补充,这就是微型版的“遣将征兵”。这种思维模式能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应对各种协作场景。
值得注意的是,现代社会的“征兵”方式已发生演变。某初创公司创始人分享过:他们通过线上平台临时雇佣海外设计师,三天内完成产品包装设计。这种“即时征兵”的模式,打破了传统的地域和时间限制,反映出成语在数字时代的新生命力。关键在于保持目标清晰——就像放风筝,无论线放多长,总要有人牢牢握住轴线。
在运用这种策略时,有个容易被忽视的要点:留出调整空间。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,前秦苻坚号称百万大军却惨败,部分原因就是盲目“征兵”导致队伍臃肿。反观某科技公司在开发新产品时,先派3个核心工程师验证技术路线(遣将),确定可行后再扩充团队(征兵),这种分阶段的做法往往更稳妥。
理解这个成语的现代价值,或许能帮助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。下次遇到需要团队协作的任务时,不妨先想想手头有哪些“将”可以调度,哪些环节需要“征兵”,而不是立即寻求外部支援。毕竟,最好的解决方案往往始于对现有资源的创造性重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