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ào shān xué hǎi
成语解释:道、学:学问。学识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学识渊博。
成语出处: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邹林游学》:“道山学海功非浅,孔思周情文可传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;形容学识渊博
繁体字形:道山壆海
英文翻译:Daoshan Xuehai
道:1.道路:铁道。大道。人行道。羊肠小道。2.水流通行的途径:河道。下水道。黄河故道。3.方向;方法;道理:志同道合。头头是道。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4.道德:道义。5.技艺;技术:医道。茶道。花道。书道。6.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:尊师重道。传道。卫道士。7.属于道教的,也指道教徒:道院。道士。道姑。老道。一僧一道。8.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:一贯道。9.线条;细长的痕迹:画了两条横道儿,一条斜道儿。10.姓。11.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。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,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。12.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。13.说:道白。能说会道。一语道破。14.用语言表示(情意):道喜。道歉。道谢。15.说(跟文言“曰”相当,多见于早期白话)。16.以为;认为:我道是谁呢,原来是你。
山:1.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:高山。山顶。2.像山的东西:冰山。3.蚕蔟:蚕上山了。4.山墙:房山。
学:1.学习:学技术。勤工俭学。我跟着他学了许多知识。2.模仿:他学杜鹃叫,学得很像。3.学问:治学。才疏学浅。博学多能。4.指学科:数学。物理学。政治经济学。5.学校:小学。大学。上学。6.姓。
海:1.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,有的大湖也叫海,如青海、里海。2.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:人海。火海。3.大的(器皿或容量等):海碗。海量。4.古代指从外国来的:海棠。海枣。5.极多(后面一般跟“了、啦”等):街上的人可海啦!6.漫无目标地:海骂。她丢了支笔,海找。7.毫无节制地:海吃海喝。8.姓。
哎,你别说,"道山学海"这成语听起来挺唬人,但说白了就是形容学问像高山大海一样深广。比如老张退休后沉迷古籍研究,天天泡图书馆,邻居都笑他:"您这是要登道山、渡学海啊!"老张摆摆手:"嗐,活到老学到老嘛。"
这时候可能有人问了:"这词儿现在还能用吗?"嘿,还真能!比如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,有人刷短视频图个乐,有人却拿来学技能。像小王白天上班,晚上自学编程,同事调侃他:"你这是想卷成道山学海啊?"小王嘿嘿一笑:"哪儿的话,技多不压身呗!"
说真的,我觉着这成语最妙在提醒咱们:学问不是死读书。你看李教授,研究敦煌壁画二十年,最近居然用AI复原残破壁画,同行都说他"左手道山,右手学海"。他倒实在:"老祖宗的东西得用新法子传下去。"您品品,这新旧结合才是真学问!
不过话又说回来,现在年轻人压力大,容易把"道山学海"理解成内卷。其实吧,关键在找到自己的节奏。像我表妹考研那会儿,每天按部就班学六小时,别人说她不够拼,她倒淡定:"我又不是要搬空学海,能舀几瓢是几瓢。"您别说,最后还真考上理想院校了。
依我看呐,"道山学海"搁现在更像块指南针。比如做自媒体的老刘,为了讲好历史故事,愣是把二十四史啃了个遍。粉丝夸他专业,他倒实在:"咱这是现学现卖,站在道山脚下望风景呢。"您瞧,把学习当乐子,山再高海再阔也不怵。
说到底,这成语就像包酵母粉——关键看你怎么发酵。有人用它熬鸡汤,有人拿它当戒尺。要我说,甭管时代咋变,保持点对知识的好奇心准没错。就像咱楼下修车的老赵,五十多了还琢磨新能源车原理,人家那才叫真把"学海"当自家鱼塘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