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ùn yīn nì jǐng
成语解释:隐藏形迹。
成语出处:晋·陆云《南征赋》:“遁阴匿景,静言勿哗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隐藏
繁体字形:遯陰匿景
英文翻译:Seclusion
遁:1.逃避;逃走:逃遁。宵遁。2.隐藏;消失:隐遁。遁迹。
阴:1.月亮:太阴。2.天空有云不见阳光或星、月:阴天。3.暗。4.阳光不能直接照到的地方:背阴。5.不露出来的;凹进的。与“阳”相对:阴沟。阴文。6.不光明的;诡诈的:阴谋。阴险。7.跟死人或鬼神有关的:阴间。8.中国古代哲学概念。与“阳”相对。9.山的北面;水的南面:华阴(地名,在华山之北)。江阴(地名,在长江之南)。10.带负电的:阴极。阴离子。11.⑪生殖器。有时特指女性的生殖器。
匿:隐藏;不让人知道:隐匿。匿名。匿居深山。匿影藏形。
景:[jǐng]1.环境的风光:景色。景致。景物。景观。景气(a.景色;b.指经济繁荣现象,统指兴旺)。景深。2.情况,状况:景象。景况。年景。3.佩服,敬慕:景仰。景慕。4.高,大:景行(xíng),也读作景行(háng)。5.姓。[yǐng]古同“影”,影子。
嗨,各位看官!今天咱们来唠唠成语“遁阴匿景”,这个词儿乍一听有点儿玄乎,但说白了就是“躲起来不让人发现”的意思。比如说,老张跟媳妇儿吵架后,偷偷溜到楼顶天台抽烟,结果被邻居老王撞个正着——这不就是典型的“遁阴匿景”没成功嘛!你懂的,生活中这种想躲却躲不开的糗事可太多了。
等等,有人可能要问了:“这成语和‘销声匿迹’有啥区别呢?”问得好!其实“遁阴匿景”更强调主动隐藏行踪,像电视剧里那些乔装打扮的密探,戴着斗笠压低帽檐,混在人群里暗中观察。反观“销声匿迹”,更像是事情自然淡出公众视野,比如某网红突然停更账号,过段时间大家也就不提了。
要说这成语的妙用,我在职场里可深有体会。前阵子我们部门要推选项目负责人,小李明明能力出众,偏要装得像个透明人,开会时缩在角落敲键盘,领导点名就推说“手头活儿太多”。你说这不是“遁阴匿景”是啥?要我说啊,现代社会讲究毛遂自荐,这种过度低调反而容易错失机会。
再举个历史典故助助兴。明朝的建文帝在靖难之役后下落成谜,民间传说他扮作和尚“遁阴匿景”云游四方。这事儿虽然听着浪漫,但换个角度看,若当时他能光明正大重整旗鼓,说不定历史就要改写了。所以说啊,藏与露的平衡艺术,真得看具体情境。
最后扯句实在话:在这个摄像头比星星还多的时代,想真正“遁阴匿景”可比登天还难。不过咱们普通人也没必要整天藏着掖着,该表现时就大大方方亮相。毕竟老话说得好,是金子总会发光,但你要是把自己埋土里太深,别人想挖都找不着地儿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