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éng shān kāi dào,yù shuǐ zào qiáo
成语解释:逢:遭逢,遇见。遇到山则打通道路,遇见水则架起桥梁。比喻不畏艰险,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
成语出处: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七章:“奉旨出朝,地动山摇,逢山开道,遇水造桥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军事等
繁体字形:逢山开道,遇水造桥
英文翻译:To open a road on the mountain and build a bridge on the water
逢:1.遇到;遇见:相逢。逢场作戏。千载难逢。每逢佳节倍思亲。2.姓。
山:1.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:高山。山顶。2.像山的东西:冰山。3.蚕蔟:蚕上山了。4.山墙:房山。
开:1.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;打开:开门。开锁。开箱子。不开口。2.打通;开辟:开路。开矿。墙上开了个窗口。开了三千亩水田。3.(合拢或连接的东西)展开;分离:桃树开花了。扣儿开了。两块木板没粘好,又开了。4.(河流)解冻:河开了。5.解除(封锁、禁令、限制等):开戒。开禁。开斋。开释。6.发动或操纵(枪、炮、车、船、飞机、机器等):开枪。开汽车。开拖拉机。火车开了。7.(队伍)开拔:昨天开来两团人,今天又开走了。8.开办:开工厂。开医院。9.开始:开工。开学。开演。10.姓。11.开金中含纯金量的计算单位(二十四开为纯金):这条金项链是十八开的。[英karat]12.开尔文的简称。1开是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/273.16。13.趋向动词。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。a)表示分开或离开:拉开。躲开。把门推开。窗户关得紧,打不开。b)表示容下:屋子小,人多了坐不开。这张大床,三个孩子也睡开了。c)表示扩大或扩展:喜讯传开了。d)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:下了两天雨,天就冷开了。天还没亮,大家就干开了。
道:1.道路:铁道。大道。人行道。羊肠小道。2.水流通行的途径:河道。下水道。黄河故道。3.方向;方法;道理:志同道合。头头是道。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4.道德:道义。5.技艺;技术:医道。茶道。花道。书道。6.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:尊师重道。传道。卫道士。7.属于道教的,也指道教徒:道院。道士。道姑。老道。一僧一道。8.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:一贯道。9.线条;细长的痕迹:画了两条横道儿,一条斜道儿。10.姓。11.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。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,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。12.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。13.说:道白。能说会道。一语道破。14.用语言表示(情意):道喜。道歉。道谢。15.说(跟文言“曰”相当,多见于早期白话)。16.以为;认为:我道是谁呢,原来是你。
遇:1.相逢;遭遇:相遇。遇雨。遇险。不期而遇。2.对待;款待:待遇。优遇。冷遇。3.机会:机遇。际遇。4.姓。
水:1.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,化学式H2O。无色、无味、无臭的液体,在标准大气压(101325帕)下,冰点0℃,沸点100℃,4℃时密度最大,为1克/毫升。2.河流:汉水。淮水。3.指江、河、湖、海、洋:水陆交通。水旱码头。水上人家。4.(水儿)稀的汁:墨水。药水。甘蔗的水儿很甜。5.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:贴水。汇水。外水。6.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: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。7.姓。
造:1.做;制作:创造。建造。造船。造纸。造预算。造名册。2.假编;捏造:造谣。3.姓。4.指相对两方面的人,法院里专用于诉讼的两方:两造。甲造。5.农作物的收成:早造。晚造。6.农作物收成的次数:一年三造皆丰收。7.前往;到:造访。登峰造极。8.成就:造诣。深造。9.培养:可造之才。
桥:1.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:桥梁。桥墩。桥涵。桥头堡。吊桥。栈桥。引桥。立交桥。2.形状如桥梁的:心脏搭桥手术。3.古同“乔”,高。4.古同“矫”,正,整。5.姓。
有人问:"逢山开道,遇水造桥"到底想表达什么?其实这个成语的核心是"主动解决问题的行动力"。比如小王第一次带团队做项目,客户临时要求改方案,他既没抱怨也没拖延,而是立刻拉上同事通宵研究新方案,第二天还主动找客户确认细节。这种"山挡路就开路,河拦腰就架桥"的态度,反而让客户觉得他靠谱。
有人可能会疑惑:这和"见招拆招"有什么区别?举个现实例子——老张的早餐店因为修路客流减半,如果只是"见招拆招",可能就缩短营业时间止损;但他选择"逢山开道",不仅开通外卖服务,还在抖音教做鸡蛋灌饼,反而把危机变成转型机会。前者是被动应对,后者是主动创造新路径。
现代职场中,这个思维特别实用。像程序员小李遇到技术瓶颈时,他不是坐等主管给方案,而是自己查文档、找开源社区交流,最后用新框架突破了性能限制。主管后来跟我说:"现在年轻人能主动破局的,比只会按部就班的吃香多了。"
值得思考的是:这种精神会过时吗?看看最近大火的AI工具就知道,科技越发达,主动探索的能力反而越珍贵。上周参加创业者论坛,有个做智能硬件的90后说:"我们团队墙上就挂着这八个字,不是要当苦力,而是要培养从问题里找机遇的嗅觉。"
最后分享个观察:很多人把"努力"和"蛮干"搞混了。真正会逢山开道的人,都懂得"巧劲"。就像邻居大姐做社区团购,别人忙着打价格战,她却通过教老人用智能手机收货,意外打开了银发市场。这种带着思考的行动,才是现代版的开山架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