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nì fēng è làng
成语解释:比喻险恶的形势。
成语出处:《人民文学》1978年第2期:“即使尹老师满腹牢骚及烦躁,也还是听到铃声,奔赴教室,顶着‘四人帮’掀起的逆风恶浪,为学生们上课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繁体字形:逆風惡浪
英文翻译:fierce storm
逆:1.方向相反。与“顺”相对:逆风。逆流。2.抵触;不顺从:逆耳。逆子。3.背叛;背叛者:叛逆。逆产。4.迎接:逆旅(旅馆)。5.事先:逆知。逆料。
风:[fēng]1.空气流动的现象。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:风向。风速。风级。风险。风波(喻纠纷或乱子)。风雨如磐(a.指风雨不断,天色黑暗,给人以重压的感觉;b.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)。风花雪月(喻堆砌词藻,内容贫乏的的诗文)。2.像风那样迅速、普遍的:风潮。风靡一时。风驰电掣。3.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、习俗:风气。风习。风物(某地特有的景物)。风尚(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)。4.消息,传闻:风传(chuán)(传闻)。闻风而动。5.表现在外的景象、态度、举止:风景。风度。风格(a.气度,作风;b.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、艺术特色)。风骨(a.刚强的气概;b.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)。风致。风采(a.人美好的礼仪举止,亦作“丰采”;b.文采;c.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)。风骚(a.指举止轻佻,如“卖弄风风”,一般指妇女;b.中国的《诗经》和《楚辞》的并称)。6.指民歌、歌谣:国风(《诗经》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)。采风。7.中医学指某些疾病:风瘫。风湿。8.姓。[fěng]古同“讽”,讽刺。
恶:[è]恶劣;坏:恶习。恶意。[wù]讨厌;憎恨(跟“好”hào相对):好恶。深恶痛绝。[ě]1.[恶心](ě·xin)2.有要呕吐的感觉:胃里不舒服,一阵一阵地恶。3.厌恶;令人厌恶:这种丑事,让人恶。你别在这儿恶我了。4.揭人短处,使难堪:他太抠门儿,得找个机会恶恶他。[wū]1.同“乌2”。2.表示惊讶:恶,是何言也(啊,这是什么话)!
浪:1.波浪:风平浪静。乘风破浪。白浪滔天。2.像波浪起伏的东西:麦浪。声浪。3.没有约束;放纵:放浪。浪费。4.逛:到街上浪了一天。5.姓。
“逆风恶浪”这个词,乍一听像是描述天气,但生活中它更多用来比喻人生路上的坎坷。比如你创业失败,欠了一屁股债,合作伙伴跑路,这时候说一句“这几年真是逆风恶浪都遇全了”,旁人立刻能感受到那种被现实反复捶打的状态。
有人问:“为什么非要用这个词?直接说‘困难重重’不行吗?”其实这两个词的区别在于画面感——逆风是顶着你吹的阻力,恶浪是拍过来的威胁,组合起来让人联想到渔船在暴风雨里挣扎的场景,比单纯说“困难”更有冲击力。
去年我朋友公司裁员,她白天给团队做心理疏导,晚上自己失眠到凌晨三点。有天她突然在朋友圈发:“逆风恶浪里掌舵,才知道自己比想象中扛造。”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,因为它不只是抱怨,更透着股“我倒要看看还能有多糟”的狠劲儿。
这里有个关键问题:遭遇逆风恶浪时,人到底该硬扛还是绕道?我的观察是,要看浪头打过来的方向。比如职场PUA属于持续性伤害,这时候死磕不如及时止损;但若是备考、科研这类目标明确的挑战,顶着风浪闯过去反而能脱胎换骨。
最近看航天纪录片特别有感触。火箭升空时,设计师反复强调“要利用逆风”。原来大气阻力在特定角度下能提供升力,这和人生困境的辩证关系异曲同工——那些让我们皱眉头的阻力,换个角度看可能是托举的力量。
有个现象挺有意思:老一辈常说“吃得苦中苦”,年轻人更爱说“选择大于努力”。其实这两者不矛盾。就像冲浪高手不会傻站在滔天巨浪里,而是观察浪的走势,在合适的时机借力腾空。逆风恶浪从来不是用来较劲的,而是用来突破认知边界的契机。
下次遇到糟心事,不妨站在二十年后的视角回看。那些当年觉得过不去的坎,大概率会变成“记得那年台风天吗?咱们抱着文件箱蹚水撤退”的传奇故事。风浪终会过去,但掌舵的勇气和智慧,永远留在你骨子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