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nì dào luàn cháng
成语解释:指违背道德纲常
成语出处:唐 李公佐《谢小娥传》:“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乱常之心,足以观天下贞夫孝妇之节也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违背道德纲常
繁体字形:逆道亂常
英文翻译:Perverse
逆:1.方向相反。与“顺”相对:逆风。逆流。2.抵触;不顺从:逆耳。逆子。3.背叛;背叛者:叛逆。逆产。4.迎接:逆旅(旅馆)。5.事先:逆知。逆料。
道:1.道路:铁道。大道。人行道。羊肠小道。2.水流通行的途径:河道。下水道。黄河故道。3.方向;方法;道理:志同道合。头头是道。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4.道德:道义。5.技艺;技术:医道。茶道。花道。书道。6.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:尊师重道。传道。卫道士。7.属于道教的,也指道教徒:道院。道士。道姑。老道。一僧一道。8.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:一贯道。9.线条;细长的痕迹:画了两条横道儿,一条斜道儿。10.姓。11.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。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,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。12.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。13.说:道白。能说会道。一语道破。14.用语言表示(情意):道喜。道歉。道谢。15.说(跟文言“曰”相当,多见于早期白话)。16.以为;认为:我道是谁呢,原来是你。
乱:1.没有秩序和条理:乱七八糟。2.武装骚扰:兵乱。叛乱。3.使混乱;使紊乱:捣乱。以假乱真。4.任意;随便:不许乱扔纸屑。
常:1.一般;普通;平常:常人。常识。常态。2.不变的;固定的:常数。冬夏常青。3.时常;常常:常来常往。我们常见面。4.指伦常:三纲五常。5.姓。
“逆道乱常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,但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就容易理解了。比如张三明明知道公司规定禁止泄露客户信息,却偷偷把数据卖给竞争对手,这就是典型的“逆道乱常”——既违反职业道德又破坏行业规矩。这种故意和基本规则对着干的行为,往往会造成信任崩塌的连锁反应。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人们要冒着风险做这种事?其实背后的驱动因素往往很现实。就像李四发现考试作弊能轻松拿高分,虽然明知违反校规,但在短期利益诱惑下还是选择铤而走险。这种行为模式揭示了一个深层矛盾:当个人利益与社会规范冲突时,有些人会优先满足眼前需求。
值得思考的是,这种行为模式是否永远负面?以互联网行业为例,早年网约车突破传统出租车管理框架,表面看是“逆道乱常”,实则推动了行业革新。这里涉及一个重要区分:破坏性创新与纯粹利己行为的本质差别在于是否创造社会价值。这种观察角度或许能帮助我们更理性地看待规则突破现象。
从个人经验看,工作中遇到过坚持传统流程的老同事,也见过热衷打破常规的新人。有意思的是,真正推动进步的往往不是单纯守旧或叛逆,而是那些既理解规则价值、又能发现改进空间的人。就像厨师创新菜式,首先要懂食材特性,其次才是搭配创意,完全无视烹饪原理的“创新”只会做出黑暗料理。
现代社会正在经历规则重构期。年轻人用短视频重新定义内容创作,程序员用开源代码改写技术壁垒,这些现象表面看都带有“逆道乱常”色彩,但本质上是在建立新秩序。或许我们应该用动态眼光看待规范演变——就像河流改道不一定是灾难,可能是孕育新生态系统的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