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nì zǐ èr chén
成语解释:贰臣:由旧朝投降后在新朝又担任官职的人。忤逆不孝的儿子,不忠的大臣
成语出处:瞿秋白《鲁迅的精神》:“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,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,以至战士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逆子贰臣
英文翻译:Rebellious son and two ministers
逆:1.方向相反。与“顺”相对:逆风。逆流。2.抵触;不顺从:逆耳。逆子。3.背叛;背叛者:叛逆。逆产。4.迎接:逆旅(旅馆)。5.事先:逆知。逆料。
子:1.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2.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3.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4.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5.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)。棋子儿。6.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7.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8.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9.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10.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11.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12.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13.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14.姓。
贰:1.数目“二”的大写。多用于票证、账目等。2.变节;背叛:贰臣。
臣:1.君主时代的官吏,有时也包括百姓:忠臣。君臣。2.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。3.姓。
提起“逆子贰臣”这个成语,很多人会疑惑:这说的到底是怎样一群人?其实这个词拆开看就很直观——“逆子”指违背父母心意的子女,“贰臣”则是背叛旧主的臣子,合起来形容既违背家庭伦理又失去政治忠诚的双重背叛者。比如《三国演义》里的吕布,先杀义父丁原投靠董卓,后又为貂蝉背叛董卓,堪称教科书般的逆子贰臣。
有人可能会问: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案例?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某家族企业继承人小王,父亲希望他接手传统产业,他却偷偷变卖祖产去投资虚拟货币,结果血本无归。这种既违背家族意愿又葬送基业的行为,用“逆子贰臣”来形容再贴切不过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双重背叛?观察发现,这类人往往存在认知错位:他们既想挣脱传统束缚,又缺乏独立判断能力。就像明末清初的钱谦益,既想保全文人风骨,又在清军入关时投降,这种矛盾心态最终导致身败名裂。关键在于,真正的改变需要建立在理性思考而非盲目反抗之上。
有趣的是,现代社会中这个概念正在发生微妙变化。有个创业者朋友的故事让我深受启发:他顶着家族反对辞去公务员工作创业,前三年亏得血本无归时被亲戚骂作“逆子”,但第五年公司上市后反而成为家族骄傲。这说明,对“背叛”的定义需要与时俱进,有时候突破传统框架的创新,恰恰是新时代需要的勇气。
翻看历史长卷,每个时代都有被贴上“逆子贰臣”标签的人物。但站在更宏大的视角看,商鞅变法时被旧贵族唾骂,张謇弃官从商被士大夫不齿,这些打破常规的先驱者最终推动了社会进步。或许我们应该学会区分:是为一己私利的背叛,还是突破陈规的革新?这个问题,至今仍在叩问着每个时代的思考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