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ì jū qí fǎn
成语解释:见“适得其反”。
成语出处:李大钊《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》:“这都是大错特错,唯物史观及于人生的影响乃适居其反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事与愿违
繁体字形:適居其反
英文翻译:run counter to one 's desire
适:[shì]1.相合:适用。适意。2.舒服:安适。3.恰巧:适逢其会。4.去:无所适从。5.旧指女子出嫁:适人。[kuò]迅疾。用于人名。姓氏
居:1.住:居民。分居。2.住的地方;住所:迁居。民居。故居。3.在(某种位置):居左。居首。4.当;任:居功。以专家自居。5.积蓄;存:居积。奇货可居。6.停留;固定:变动不居。岁月不居。7.用于某些商店的名称(多为饭馆):同和居。沙锅居。8.姓。
其:[qí]1.人称代词。他(她、它)的;他(她、它)们的:各得其所。自圆其说。2.人称代词。他(她、它);他(她、它)们:促其早日实现。不能任其自流。3.指示代词。那个;那样:查无其事。不厌其烦。4.指示代词。虚指:忘其所以。5.姓。6.表示揣测、反诘:岂其然乎?。其奈我何?7.表示请求或命令:子其勉之!8.词缀:极其。尤其。如其。[jī]用于人名,郦食其(LìYìjī),汉朝人。
反:1.颠倒的;方向相背的。与“正”相对:反面。反作用。2.指反革命、反动派:肃反。3.反抗;反对:反法西斯。反封建。4.翻转:反复。反败为胜。5.推及:举一反三。6.回;还:反击。反问。7.副词。反而:画虎不成反类犬。8.古同“返”。
“适得其反”这个成语,到底怎么用才贴切?先看个例子:小明为了减肥每天只吃一顿饭,结果饿得头晕眼花,反而暴饮暴食,体重不降反升。这不就是“越用力越糟糕”的典型吗?
为什么会“适得其反”?核心问题在于:方法是否匹配目标。比如家长拼命给孩子报补习班,以为能提高成绩,结果孩子压力过大产生厌学情绪。这时候,“用力过猛”成了绊脚石,就像握紧沙子反而漏得更快。
换个场景看:公司为了提升效率,要求员工每小时填写工作日志,结果大家花在写报告的时间比干活还多。这种“为了管理而管理”的操作,像不像给汽车装翅膀却拖慢了车速?
个人观察发现,这种现象常出现在两种情况下:一是忽视事物自然规律,比如揠苗助长的老故事;二是忽略个体差异,就像硬让热带鱼住进冷水缸。有个朋友曾用热水浇花想帮植物保暖,结果把根烫坏了,这教训够直观吧?
怎么避免南辕北辙?记住三句话:方向比速度重要,弹性比刚性靠谱,观察比假设可靠。就像种庄稼要顺应节气,解决问题也要找准关键节点。下次遇到“越努力越心累”的情况,不妨停下来问问:我现在用的法子,真在推动目标实现吗?
最后留个思考题:当你发现精心准备的惊喜让伴侣尴尬,耐心教导孩子反而激起逆反,这说明什么?或许该换个角度理解“关心则乱”——有时候后退半步,反而能看到更合适的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