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tuì cáng yú mì
成语解释: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,不露行迹。谓哲理精微深邃,包容万物。
成语出处:《周易·系辞》:“圣人以此洗心,退藏于密,吉凶与民同患,神以知来,知以藏往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退藏于密
英文翻译:betray nothing
退:1.向后移动(跟“进”相对):后退。倒退。进退两难。2.使向后移动:退兵。退敌。把子弹退出来。3.退出;离开:退席。退职。退伍。退伙。引退。4.减退;下降:退色。退烧。潮水已经退了。5.退还:退钱。退货。退票。把这份礼退了。6.把已定的事撤销:退聘。退婚。
藏:[cáng]1.隐蔽:躲藏。2.收存:藏书。[zàng]1.储放大量东西的地方:宝藏。2.佛教、道教经典的总称:道藏。3.西藏的简称:青藏公路。4.藏族。5.古又同“脏(zàng)”。
于:1.a)在:她生于1949年。来信已于日前收到。黄河发源于青海。b)向:问道于盲。告慰于知己。求救于人。c)给:嫁祸于人。献身于科学事业。d)对;对于:忠于祖国。有益于人民。形势于我们有利。e)自;从:青出于蓝。出于自愿。f)表示比较:大于。少于。高于。低于。g)表示被动:见笑于大方之家。2.后缀。a)动词后缀:合于。属于。在于。至于。b)形容词后缀:勇于负责。善于调度。易于了解。难于实行。“於”3.姓。
密:1.事物之间距离近;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小(跟“稀、疏”相对):密植。稠密。紧密。严密。这一带的树长得太密了。2.关系近;感情好:密友。亲密。3.精致;细致:细密。精密。4.秘密:密电。密谈。密约。机密。保密。5.姓。
生活中总有些时刻需要"退藏于密",比如同事在会议上争抢功劳时,小王选择安静地整理会议纪要。这个成语常让人疑惑:隐藏实力会不会错失机会?其实就像山间的清泉,表面平静却在地下滋养万物。
记得刚入职场时,前辈教我"开会时最后一个发言"。这看似被动,实则能在倾听中抓住关键。就像古琴的"泛音",手指轻触即离,反而能激荡出清越回响。这种智慧在现代社会有何意义?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适时的沉默恰似给思维装上过滤器。
有次在社区改造讨论会上,张阿姨的方案被七嘴八舌否定。她没有争辩,而是默默做了模型展示。当立体效果呈现时,原本反对的人都成了支持者。这不正是"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"的生动写照?与其在喧嚣中消耗能量,不如积蓄力量精准出击。
有人认为隐藏是懦弱,我倒觉得这是种战略留白。就像水墨画的飞白处,看似空缺实则充满想象。当代人总急着展示"九宫格生活",却忘了留白处的喘息空间可能更重要。真正的高手,都懂得在热闹中给自己辟一方静室。
最近观察到有趣现象:直播带货的主播开始学会"闭嘴三秒钟",让产品自己说话。这种留白艺术反而提升转化率。可见"退藏于密"不是退缩,而是创造让事实浮现的缓冲区。当所有人都举着喇叭喊话时,那个放下喇叭认真聆听的人,反而会成为信息枢纽。
所谓藏与露的辩证法,本质是对时机的精准把握。就像节气中的"惊蛰",地下蛰伏的虫蚁能感知地温变化。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,或许我们更需要修炼这种"地温感知力",在适当的时候让积累的能量自然破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