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lián
  • zhōu
  • kuà
  • jù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lián zhōu kuà jùn

成语解释:谓遍及各地。

成语出处:唐·杨炯《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》:“连州跨郡,迈陶氏之隆甚;开国承家,掩张门之累叶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繁体字形:連州跨郡

英文翻译:Lianzhou Cross County

连州跨郡的意思

连:1.连接:心连心。骨肉相连。天连水,水连天。藕断丝连。这两句话连不起来。2.连续;接续:连演一个多月。连打几枪。3.包括在内:连我三个人。连皮三十斤。连根拔。4.军队的编制单位,隶属于营,下辖若干排。5.姓。6.表示强调某一词或某一词组(下文多有“也、都”等跟它呼应),含有“甚而至于”的意思:连爷爷都笑了。她臊得连脖子都红了。你怎么连他也不认识?。连下棋也不会。连一天都没休息。

州:1.旧时行政区划单位。现在有的地方还保留这样的名称,如杭州、苏州。2.指少数民族的自治州。在省或自治区之下,县之上。

跨:1.迈步越过:跨进大门。2.骑:跨上战马。3.越过界限:跨地区。跨年度。4.附在旁边的:跨院儿。

郡:1.古代的行政区划,比县小,秦汉以后,郡比县大:郡县。会稽郡。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。2.姓。

成语评论

连州跨郡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像是一幅古代版图铺展开来的画面,对吧?它常用来形容某个势力或影响范围覆盖了多个州县,比如“这家企业的业务连州跨郡,几乎遍布半个中国”。但问题来了:这个成语到底在什么场景下用才合适?是不是只能形容地理范围?

举个例子,有人可能会说:“古代商队连州跨郡,把丝绸从长安运到罗马。”这里不仅指地理上的跨越,还暗示了商贸网络的影响力。那如果换个场景呢?比如描述文化交流:“他的学术思想连州跨郡,启发了南北不同流派的学者”——你看,这时候的“州郡”就成了抽象的文化边界,成语的用法是不是灵活多了?

有人担心这个成语太“古风”,现代人用起来会不会别扭?其实不然。最近看到某新能源车企的报道,标题写着“充电网络连州跨郡,破解里程焦虑”,瞬间让老词焕发了新意。这种用法既保留了原意,又贴合了时代需求,说明成语的生命力在于创造性转化。

个人觉得,这类成语就像文化基因,能随着时代变异。去年参与乡村振兴项目时,我们团队用“连州跨郡的数字化助农平台”作为宣传语,既突出了覆盖范围,又带点历史厚重感,效果意外地好。语言工具用活了,确实能产生化学反应。

回到核心问题:为什么要用“连州跨郡”而不是直接说“遍布全国”?秘密藏在四个字的节奏感里。当你想强调突破行政边界的联动效应时,这个成语能传达出“不是简单铺开,而是有机连接”的微妙差异。就像拼图,单独碎片和连成图案的价值完全不同。

下次写工作报告时,不妨试试“我们的客户服务网络正在连州跨郡式延伸”。这种表达既专业又不失文采,还能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拓展的力度与决心。语言的魅力,往往就藏在这些古今交汇的细节里。

"连州跨郡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