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ìn xián tuì jiān
成语解释:犹言进贤黜佞。
成语出处:宋·苏辙《王安礼知扬州》:“方先帝厉精求治之秋,有大臣进贤退奸之助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任用人才
繁体字形:進賢退姦
英文翻译:To be virtuous and to abstain from adultery
进:1.向前或向上移动、发展,与“退”相对:前进。上进。推进。跃进。进退。进取。进击。进驻。进行(xíng)。进而。2.入,往里去:进见。进谒。进谗。3.吃,喝:进食。进餐。滴水未进。4.收入或买入:进账。进货。日进斗金。5.奉上,呈上:进言。进奉。进献。6.旧式房院层次,这所宅子是两进院。
贤:1.有德行的;有才能的:贤明。贤达。贤良。2.有德行的人;有才能的人:圣贤。选贤举能。任人唯贤。3.敬辞,用于平辈或晚辈:贤弟。贤侄。4.姓。
退:1.向后移动(跟“进”相对):后退。倒退。进退两难。2.使向后移动:退兵。退敌。把子弹退出来。3.退出;离开:退席。退职。退伍。退伙。引退。4.减退;下降:退色。退烧。潮水已经退了。5.退还:退钱。退货。退票。把这份礼退了。6.把已定的事撤销:退聘。退婚。
奸:1.奸诈:奸笑。奸计。老奸巨猾。2.不忠于国家或君主的:奸臣。3.出卖国家、民族或阶级利益的人:汉奸。内奸。为党除奸。4.自私;取巧:藏奸耍滑。这个人才奸哪,躲躲闪闪不肯出力。5.奸淫:通奸。强奸。
“进贤退奸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古风,但它的核心思想放到今天依然实用。简单来说,就是“把靠谱的人提拔上来,把捣乱的家伙踢出去”。比如《三国演义》里,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,就是典型的“进贤”——哪怕对方只是个种田的,只要有真本事就敢用;反观曹操误杀吕伯奢全家后还要补句“宁教我负天下人”,这就是典型的“奸”字当头,迟早要栽跟头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现在又不是古代朝廷,这成语还能派上用场吗?”举个例子,某科技公司新产品连续翻车,董事会果断换掉爱搞办公室政治的销售总监,从研发部提拔了懂技术的骨干。三个月后产品口碑逆袭,股价跟着回暖——这不就是现代版的“退奸进贤”?有时候解决问题的关键,就在于敢不敢动既得利益者的蛋糕。
另一个常见疑问是:“怎么判断谁是贤谁是奸?”有个特别生动的案例:某县城局长常年霸占车位还让门卫代写工作报告,新县长到任后,先给值班室装人脸识别打卡机,又在政务大厅设置群众评分器。三个月后,混日子的科员自动现形,真正办事的窗口人员反而被群众评为“微笑之星”。你看,建立透明机制就像照妖镜,比领导拍脑袋判断靠谱得多。
在企业管理中,有个现象挺有意思:某创业公司老板总抱怨招不到人才,后来发现他特别喜欢把亲戚安插在关键岗位。直到有天财务漏洞爆发,才痛下决心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。这故事告诉我们,“退奸”有时候比“进贤”更需要勇气,毕竟打破人情网就像给自己动手术。
最近看新闻,某沿海城市搞“营商环境改革”,把二十多个盖章审批的部门窗口合并成“一站式服务”,据说三个月内企业注册量翻倍。这种打破部门壁垒的做法,本质上就是制度层面的“进贤退奸”。当流程设计开始给办事者让路,那些靠盖章刷存在感的岗位自然失去生存土壤。
有个观察挺有意思:现在年轻人找工作,越来越看重团队氛围。有家互联网公司把“能否主动分享知识”列入晋升考核,结果代码泄露事故反而比往年减少60%。这说明当“贤”的标准从“个人业绩”转向“集体价值”,团队里的“独狼型人才”也会开始转变做事方式。
说到个人体会,我发现很多组织不是缺人才,而是缺少让人才冒头的机制。就像种花园,如果总让杂草抢养分,再好的花苗也长不起来。反过来,定期松土施肥,该修剪的及时修剪,整个生态自然会往好的方向生长。这大概就是“进贤退奸”在现代社会最生动的诠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