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ìn chán hài xián
成语解释:谗:谗言,说他人的坏话;贤:贤良,指好人。说坏话,陷害好人。
成语出处: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小人
繁体字形:進讒害賢
英文翻译:Slander is harmful to the virtuous
进:1.向前或向上移动、发展,与“退”相对:前进。上进。推进。跃进。进退。进取。进击。进驻。进行(xíng)。进而。2.入,往里去:进见。进谒。进谗。3.吃,喝:进食。进餐。滴水未进。4.收入或买入:进账。进货。日进斗金。5.奉上,呈上:进言。进奉。进献。6.旧式房院层次,这所宅子是两进院。
谗:在别人面前说某人的坏话:谗言。谗害。
害:1.祸害;害处(跟“利、益”相对):灾害。虫害。为民除害。吸烟对身体有害。2.有害的(跟“益”相对):害虫。害鸟。3.使受损害:害人不浅。你把地址搞错了,害得我白跑了一趟。4.杀害:在数日前被害。5.发生(疾病):害眼。害了一场大病。6.又同“曷”hé。
贤:1.有德行的;有才能的:贤明。贤达。贤良。2.有德行的人;有才能的人:圣贤。选贤举能。任人唯贤。3.敬辞,用于平辈或晚辈:贤弟。贤侄。4.姓。
“进谗害贤”这四个字听起来有点文绉绉,但它描述的现象其实很常见。比如《三国演义》里,周瑜对诸葛亮心生嫉妒,故意在孙权面前挑拨离间,说诸葛亮“心怀不轨”,这就是典型的“用谗言害能人”。不过故事里的诸葛亮总能靠智慧化解危机,反而让周瑜自己落了个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的下场。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总有人喜欢背后说人坏话呢?其实这背后往往藏着利益争夺或心理失衡。比如公司里张三能力突出,眼看要升职,同事李四怕自己被比下去,就偷偷给领导发邮件说张三“不守规矩”——这种行为看似损人利己,实则可能两败俱伤。毕竟谎言终究会被戳破,就像纸包不住火。
那如何避免成为受害者呢?我观察到有个小诀窍:平时注意建立“信任储蓄”。就像《资治通鉴》里提到的,唐太宗面对谗言时,会先问魏征的意见,因为魏征长期积累的耿直形象就是最好的防火墙。现代社会也一样,当你在团队中持续展现可靠特质,偶尔的流言就像水珠划过荷叶,留不下痕迹。
有趣的是,进谗害贤的成语故事往往有个共性——时间会给出答案。屈原被诬陷后写下《离骚》,范仲淹遭贬谪却留下“先天下之忧而忧”的胸怀。这些被陷害的贤者最终都青史留名,而那些进谗的小人,多数只落得个“机关算尽太聪明”的评语。这或许印证了老子说的“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”。
最后想到个现代案例:某科技公司CTO曾遭下属举报“滥用职权”,调查后发现举报材料全是捏造。真相大白后,CTO反而获得董事会更多授权,而举报者因为信用破产不得不离职。这提醒我们,与其费心诋毁他人,不如把精力放在自我提升上。毕竟在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,真金不怕火炼才是硬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