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ìn běn tuì mò
成语解释:本:根本;末:枝节。指重视根本、主要的东西,抑制直接、次要的
成语出处:西汉 桓宽《盐铁论 本议》:“愿罢盐铁酒榷均输,所以进本退末,广利农业便也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重视根本
繁体字形:進本退末
英文翻译: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
进:1.向前或向上移动、发展,与“退”相对:前进。上进。推进。跃进。进退。进取。进击。进驻。进行(xíng)。进而。2.入,往里去:进见。进谒。进谗。3.吃,喝:进食。进餐。滴水未进。4.收入或买入:进账。进货。日进斗金。5.奉上,呈上:进言。进奉。进献。6.旧式房院层次,这所宅子是两进院。
本:1.草木的根:本草(泛指中药)。无本之木。2.事物的根源,与“末”相对:本末(头尾;始终)。根本(根源;彻底;本质上)。3.草的茎,树的干:草本植物。4.中心的,主要的:本部。本体。5.原来:本来。本领。6.自己这方面的:本国。本身。本位。本分(fèn)。
退:1.向后移动(跟“进”相对):后退。倒退。进退两难。2.使向后移动:退兵。退敌。把子弹退出来。3.退出;离开:退席。退职。退伍。退伙。引退。4.减退;下降:退色。退烧。潮水已经退了。5.退还:退钱。退货。退票。把这份礼退了。6.把已定的事撤销:退聘。退婚。
末:1.东西的梢;尽头:末梢。秋毫之末。2.不是根本的、主要的事物(跟“本”相对):本末倒置。舍本逐末。3.最后;终了;末尾:春末。明末。末班车。上世纪末。4.末子:锯末。茶叶末儿。把药研成末儿。5.姓。6.戏曲角色行当,扮演中年男子,京剧归入老生一类。
“进本退末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,但换个角度看,它其实在说“抓住核心,放下次要”。比如有人为了准备一场演讲,花三天时间纠结PPT配色,结果内容空洞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本末倒置”。
那什么是真正的“进本退末”呢?我们不妨看看隔壁老张的修车铺。当同行都在搞会员卡促销时,他坚持每天早晨检查工具精度,定期参加技术培训。去年冬天大雪封路,只有他的铺子能精准诊断新能源车故障,生意自然红火。
有人可能会问:现在社会节奏这么快,关注细节难道不重要吗?其实关键在于区分“必要细节”和“无效装饰”。就像写文章,先得有清晰观点这个“本”,再考虑修辞这个“末”。新媒体小编深谙此道,他们总能把专业术语转化成大妈都能懂的比喻,这就是抓住了传播的本质。
我注意到个有趣现象:超市里标价9.99元的商品,和定价10元但品质更好的商品,年轻人反而更愿意选后者。这或许说明,当信息足够透明时,人们会自发地“进本退末”。就像选择伴侣,最终打动人的往往不是约会时的鲜花攻势,而是生病时默默熬粥的实在。
工作中践行这个理念,可以试试“五分钟原则”:接到任务先问自己“这件事的核心价值是什么”。上周市场部要做客户答谢会,同事小王没跟风搞无人机表演,而是带着团队整理了200份客户档案,活动当天每位来宾都收到了定制行业报告,现场签单率直接翻倍。
说到底,“进本退末”不是否定细节打磨,而是提醒我们别在丛林中迷路。就像登山者不会因为鞋带漂亮就选择不合脚的登山靴,生活中的每个选择,都需要先找到那个支撑全局的“锚点”。下次准备做决定时,不妨先画个同心圆,把真正重要的那个圈标红加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