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ìn dé xiū yè
成语解释:修业:推广、扩大功业。提高道德修养;扩大功业建树。
成语出处:《周易 乾》:“君子进德修业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勉励进步
繁体字形:進惪修業
英文翻译:improve one 's virtue and refine one 's achievements
进:1.向前或向上移动、发展,与“退”相对:前进。上进。推进。跃进。进退。进取。进击。进驻。进行(xíng)。进而。2.入,往里去:进见。进谒。进谗。3.吃,喝:进食。进餐。滴水未进。4.收入或买入:进账。进货。日进斗金。5.奉上,呈上:进言。进奉。进献。6.旧式房院层次,这所宅子是两进院。
德:1.道德,品行;特指好的品行:德育。美德。德才兼备。2.心意;志向:同心同德。离心离德。3.恩惠;好处:感恩戴德。4.德国的简称。
修:1.修饰:装修。修辞。2.修理;整治:修车。修桥补路。一定要把淮河修好。3.写;编写:修函。修史。修县志。4.(学问、品行方面)学习和锻炼:修养。修业。进修。这学期多修了两门课。5.修行(迷信):修炼。修仙。6.兴建;建筑:修建。修水库。新修了一条铁路。7.剪或削,使整齐:修树枝。修指甲。8.指修正主义:反修防修。9.姓。10.长;高:修长。修竹。
业:1.行业:工业。农业。林业。畜牧业。饮食业。各行各业。2.职业:就业。转业。业余。无业。3.学业:肄业。修业。毕业。结业。4.事业:功业。创业。业绩。5.产业;财产:家业。业主。6.从事(某种行业):业农。业商。7.姓。8.佛教徒称一切行为、言语、思想为业,分别叫做身业、口业、意业,合称三业,包括善恶两面,一般专指恶业。9.已经:业已。业经。
提起“进德修业”这个成语,许多人会联想到古人的修身养性之道。但放到今天,这四个字还能用在什么地方?举个例子:小张刚入职时业务生疏,但他每天提前到岗整理资料,下班后主动参加行业培训,周末还抽时间读心理学书籍改善沟通技巧。同事问他为什么这么拼,他笑着说:“进德修业,总不能原地踏步吧?”这种将品德提升与专业精进结合的态度,恰恰是当代职场人需要的成长思维。
有人可能会问:现代社会节奏这么快,花时间“修德”真的有用吗?去年某互联网公司的裁员风波给出了答案。当时技术骨干老王虽然也在裁员名单上,却因为平时待人真诚、乐于助人,被合作过的客户主动挖走。这说明专业能力是敲门砖,而品德修养才是职场真正的安全绳。就像老话说的:“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”,品德与能力必须像自行车的两个轮子,保持平衡才能行稳致远。
对于年轻人来说,如何实践“进德修业”更实际?不妨看看大学生小林的例子。她在准备考研期间,不仅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,还坚持每周去养老院做义工。当室友问她这样会不会耽误复习时,她解释道:“背单词是修业,陪老人聊天是进德,这两件事都能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。”这种将个人成长与社会价值结合的做法,或许比单纯追求高分更有意义——毕竟,真正的进步从来不是单维度的冲刺。
在创业领域,这个成语同样焕发新生机。某初创公司CEO在分享会上的发言令人印象深刻:“我们每个月强制高管读两本非专业书籍,从哲学到艺术什么都看。表面看是在‘不务正业’,实际上这是培养决策者的格局观。”这种跳出舒适区的学习方式,本质上就是现代版的“修业”。而他们推行的“犯错免责”制度,鼓励员工坦诚面对失误,则是在构建“进德”的组织文化。当道德修养与业务能力形成良性循环,企业才能突破发展的天花板。
或许有人觉得这些例子都太理想化,但仔细观察会发现:那些在各领域有所建树的人,往往都在践行着某种形式的进德修业。区别在于,有人把品德修炼当成刻意练习,有人将其融入日常生活。就像健身需要持续锻炼肌肉,心灵与能力的成长同样需要日积月累的投入。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——毕竟,真正的进步不在于速度多快,而在于方向是否正确,脚步是否扎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