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ìn shàn tuì è
成语解释:进用贤善,黜退奸恶。
成语出处:《汉书·何武传》:“刺史古之方伯,上所委任,一州表率也,职进善退恶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治政等
繁体字形:進善退惡
英文翻译:Advance good and retreat evil
进:1.向前或向上移动、发展,与“退”相对:前进。上进。推进。跃进。进退。进取。进击。进驻。进行(xíng)。进而。2.入,往里去:进见。进谒。进谗。3.吃,喝:进食。进餐。滴水未进。4.收入或买入:进账。进货。日进斗金。5.奉上,呈上:进言。进奉。进献。6.旧式房院层次,这所宅子是两进院。
善:1.善良;慈善(跟“恶”相对):善举。善事。心怀不善。2.善行;善事(跟“恶”相对):行善。劝善规过。3.良好:善策。善本。4.友好;和好:友善。相善。亲善。5.熟悉:面善。6.办好;弄好:善后。善始善终。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7.擅长;长于:善战。多谋善断。8.好好地:善自保重。善为说辞。9.容易;易于:善变。善忘。10.姓。
退:1.向后移动(跟“进”相对):后退。倒退。进退两难。2.使向后移动:退兵。退敌。把子弹退出来。3.退出;离开:退席。退职。退伍。退伙。引退。4.减退;下降:退色。退烧。潮水已经退了。5.退还:退钱。退货。退票。把这份礼退了。6.把已定的事撤销:退聘。退婚。
恶:[è]恶劣;坏:恶习。恶意。[wù]讨厌;憎恨(跟“好”hào相对):好恶。深恶痛绝。[ě]1.[恶心](ě·xin)2.有要呕吐的感觉:胃里不舒服,一阵一阵地恶。3.厌恶;令人厌恶:这种丑事,让人恶。你别在这儿恶我了。4.揭人短处,使难堪:他太抠门儿,得找个机会恶恶他。[wū]1.同“乌2”。2.表示惊讶:恶,是何言也(啊,这是什么话)!
“进善退恶”这个词听起来挺文绉绉的,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简单来说,就是鼓励好的行为,抵制坏的习惯。比如一个班主任在班会上说:“咱们班要形成‘进善退恶’的风气,谁主动帮同学补课就加分,谁欺负人就得写检讨。”这里用“进善退恶”直接点出了奖惩分明的班级管理逻辑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成语和‘惩恶扬善’有什么区别?”其实两者内核相似,但“进善退恶”更强调主动推动“善”的成长。就像种花时不仅要拔杂草(退恶),还得定期浇水施肥(进善)。比如社区组织义务巡逻队维护治安,同时开设免费技能培训班,这就是用实际动作诠释成语的双向作用。
历史上有个典型例子。唐太宗让魏徵当谏官,不仅接受批评(退恶),还主动询问治国建议(进善)。有次太宗打猎扰民,魏徵直言劝阻,太宗不仅没生气,反而赏他绢帛。这种“听得进真话,改得了毛病”的态度,让贞观之治成了盛世模板。
放到现代社会,我发现很多人只关注“退恶”——比如用防盗门防小偷,却忽略了“进善”。其实安装监控的同时,组织邻里互助小组更能预防犯罪。就像公司管理,与其天天抓迟到罚款,不如设置全勤奖和弹性工作时间,从根源上提升积极性。
有个有趣的现象:当“进善”做得好时,“退恶”的压力会自然减轻。比如公园里增设了健身器材和读书角后,随地吐痰的人明显变少。这说明改善环境本身就在塑造行为规范,比单纯贴“禁止”标语有效得多。这种正向循环,正是成语智慧的现代验证。
最后想说,践行“进善退恶”不需要宏大计划。就像垃圾分类,与其抱怨别人乱丢垃圾,不如主动把可回收物分拣出来,再教孩子辨认标识。当越来越多人加入这种“建设性行动”,恶习生存的空间自然会被压缩——这或许就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行动密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