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ǎn wǒ chū fú
成语解释:返:归还;初服:未做官时的衣服。比喻辞官归隐。
成语出处:三国·魏·曹植《七启》:“愿返初服,从子而归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;比喻辞官归隐
繁体字形:返我初服
英文翻译:Back to the beginning
返:回:往返。遣返。流连忘返。一去不复返。我于13日返京。
我:自己:自我。忘我精神。
初:1.开始的:初夏。初冬。2.开始的一段时间:年初。月初。本学期初。3.第一个:初伏。初旬。初一(农历每月的第一天,等于“第一个一”,区别于“十一、二十一”)。初十(农历每月的第十天,等于“第一个十”,区别于“二十、三十”)。4.第一次;刚开始:初试。初出茅庐。初学乍练。5.最低的(等级):初级。初等。6.原来的:初心。初志。初愿。7.原来的情况:和好如初。8.姓。
服:[fú]1.衣服;衣裳:制服。便服。2.丧服:有服在身。3.穿(衣服):服丧。4.吃(药):服药。内服。每次服三片。5.担任(职务);承当(义务或刑罚):服刑。服兵役。6.承认;服从;信服:服输。心服口服。你有道理,我算服了你了。7.使信服:服众。以理服人。8.适应:不服水土。9.姓。[fù]用于中药;剂:一服药。
你听说过"返我初服"这个成语吗?它出自《楚辞·离骚》,原意是"回归最初的服饰",现在常用来比喻找回本真状态。就像刚入职场的年轻人,最初总带着纯粹的热情,但经历职场沉浮后,这种初心是否还在?
某科技公司的产品经理小王,最近在会议上反问团队:"我们做这个功能的初心是什么?"原来他们开发的健康监测软件,为追求市场数据不断叠加功能,反而让界面变得臃肿。这正是需要"返我初服"的时刻——剥离过度包装,回归帮助用户管理健康的本质需求。
为什么现代人更需要这种回归?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我们就像被装进套娃的玩偶,层层叠加的角色定位让人迷失。有位画家朋友告诉我,当他扔掉数位板重新拿起炭笔时,找回了最初绘画时指尖摩擦纸张的感动。这或许就是成语的现实映照:用简单工具触碰创作初心。
有人会问:回归本真是否意味着倒退?我认为恰恰相反。就像折叠屏手机看似回归翻盖形态,实则融合了尖端科技。"返我初服"不是否定成长,而是提醒我们在创新时保留核心价值。就像传统茶企在电商时代转型,既要拥抱直播带货,也不能忘记茶叶本身的品质才是根基。
观察身边,这样的智慧处处可见。社区菜场改造时保留老摊位布局,网红书店在设计中融入旧书架的木质纹理。这些实践都在印证:真正的进步,往往需要与初心保持对话。当我们在追逐新潮时,不妨时常自问:现在所做的,是否还带着最初的那份纯粹?
有位教育工作者说得好:"教书二十年,我常翻看刚入职时的备课笔记。"那些略显稚嫩的教学设计里,藏着未被程式化的教育热情。这种定期回望的习惯,让她的课堂始终充满生命力。或许,"返我初服"不该是偶然的顿悟,而应成为持续自省的生活方式。
在人工智能加速发展的今天,这个概念似乎更具启示意义。当算法推送越来越精准,我们反而更需警惕信息茧房。就像选择暂时关闭智能推荐功能,主动寻找不同观点,这种看似"倒退"的行为,实则是保持思维开阔的必要平衡。毕竟,科技发展最终服务的,始终是人性最本真的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