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uò dōu lì kuài
成语解释:越过都市,经过山阜。意谓纵横驰骋,施展才能。
成语出处:明·唐顺之《与万两溪吏部》:“仆倘未即老死,行将见执事任重道远、过都历块以耀当世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指人施展才华
繁体字形:過都歷塊
英文翻译:Calendar of the past capital
过:[guò]1.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;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:过来。过去。过河。过桥。过年。过节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。2.从甲方转移到乙方:过户。过账。3.使经过(某种处理):过罗。过筛子。过滤。过淋。过磅。过秤。过油肉。过过数儿。4.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:过目。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。5.超过(某个范围和限度):过分。过期。过犹不及。树长得过了房。6.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(—O—O—)结构的:过硫酸根(SO5-)。过氧化氢(H2O2)。7.探望;拜访:过访。8.去世: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。9.过失(跟“功”相对):过错。记过。勇于改过。10.传染:这个病过人。11.用在动词后,表示经过:走过广场。把他送过了桥。12.用在动词后,表示掉转方向:翻过一页。他回过头看了看。13.用在动词后,表示超过或胜过:我比不过你。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。[guo]1.用在动词后,表示完毕:吃过饭再走。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。2.用在动词后,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,但并未继续到现在:他去年来过北京。我们吃过亏,上过当,有了经验了。[guō]姓。
都:[dōu]1.表示总括,除疑问句外,所总括的成分放在“都”前:全家都搞文艺工作。他无论干什么都很带劲儿。2.跟“是”字合用,说明理由:都是你磨蹭,要不我也不会迟到。都是昨天这场雨,害得我们耽误了一天工。3.表示“甚至”:你待我比亲姐姐都好。今天一点儿都不冷。一动都不动。4.表示“已经”:饭都凉了,快吃吧。[dū]1.首都:建都。2.大城市,也指以盛产某种东西而闻名的城市:都市。通都大邑。瓷都。煤都。3.旧时某些地区县与乡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划。4.姓。
历:1.经历;经过:来历。历程。历时半年。身历其境。2.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:历年。历代。历次。历届。3.遍;一个一个地:历访各校。历试诸方,均无成效。4.姓。5.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;历法:阳历。阴历。农历。6.记录年月日和节气的书、表等:日历。挂历。天文历。
块:1.成疙瘩或成团儿的东西:糖块儿。把肉切成块儿。2.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:两块香皂。三块手表。一块桌布。一块试验田。3.用于银币或纸币,等于“圆”:三块钱。
你有没有听过"过都历块"这个成语?乍一听像是形容"穿过城市、跨越土堆",其实它背后藏着更深的智慧。这个成语原本出自《史记》,比喻经历重大事件或复杂环境的考验,就像开车经过颠簸路段,最终能平稳通过的人,才算真正掌握了驾驶技术。
举个现实中的例子: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小王,三个月内经历了产品下架危机、团队重组、临时更换项目负责人,这些"过都历块"的考验,反而让他快速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骨干。这就像玩闯关游戏,每过一关都能解锁新技能,看似艰难的关卡其实是成长的催化剂。
有人问:为什么要主动迎接挑战? 看看我们手机的更新迭代就知道了。初代智能机只能打电话发短信,经历无数次系统崩溃、软件冲突的考验,才进化到现在能人脸识别、云端办公的智能终端。企业的成长路径也是如此,经历过市场寒冬的企业,抗风险能力往往比顺风顺水的公司更强。
最近遇到个创业者很有意思。他的餐饮店开业三个月碰上修路封道,原本可以抱怨运气差,却转型做外卖私厨,结果开发出爆款家庭料理包。这让我想到竹子生长的特性——竹节处正是最坚硬的部分,人生的"节骨眼"往往藏着突破的契机。
有人疑惑:普通人如何培养这种能力? 观察小区里的榕树就能得到启发。它们的根系会主动寻找砖缝向下扎根,枝条遇到障碍物就改变生长方向。这种"环境适应力"不是与生俱来,而是在与水泥地、排水管的反复较量中练就的。我们面对职场变动或生活突变时,需要的正是这种灵活应变的本事。
记得第一次主持跨部门会议时,投影仪故障、资料丢失、参会者争执不下,这些突发状况像闯关游戏里的隐藏关卡。当会议最终达成共识时,那种成就感比一帆风顺的会议强烈十倍。生活给的"意外考题",往往比教科书更能锻炼人。
现代人常说"跳出舒适圈",我倒觉得更重要的是"扩大舒适圈"。就像学游泳,不是在岸上练习换气,而是真正跳进水里扑腾。每一次应对突发状况,都是给人生技能库增加新装备的过程。那些看似麻烦的"过都历块",说不定正在帮你积攒通关下一关的必备经验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