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uò cóng shèn mì
成语解释:过从:交往,来往。相互往来很多,关系密切。
成语出处: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王师竹宫遮》:“信阳王师竹宫遮,与先人最相善,且不拘词林前后辈俗体,博洽虚心,过从甚密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;指交往密切
繁体字形:過従甚密
英文翻译:be in close association
过:[guò]1.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;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:过来。过去。过河。过桥。过年。过节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。2.从甲方转移到乙方:过户。过账。3.使经过(某种处理):过罗。过筛子。过滤。过淋。过磅。过秤。过油肉。过过数儿。4.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:过目。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。5.超过(某个范围和限度):过分。过期。过犹不及。树长得过了房。6.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(—O—O—)结构的:过硫酸根(SO5-)。过氧化氢(H2O2)。7.探望;拜访:过访。8.去世: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。9.过失(跟“功”相对):过错。记过。勇于改过。10.传染:这个病过人。11.用在动词后,表示经过:走过广场。把他送过了桥。12.用在动词后,表示掉转方向:翻过一页。他回过头看了看。13.用在动词后,表示超过或胜过:我比不过你。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。[guo]1.用在动词后,表示完毕:吃过饭再走。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。2.用在动词后,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,但并未继续到现在:他去年来过北京。我们吃过亏,上过当,有了经验了。[guō]姓。
从:[cóng]1.依顺:顺从。盲从。从善如流。2.采取,按照:从优。3.跟随:愿从其后。4.跟随的人:侍从。仆从。5.参与:从业。从政。投笔从戎。6.由,自:从古至今。从我做起。7.次要的:主从。从犯。8.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:从父(伯父、叔父的通称)。9.中国魏以后,古代官品(有“正品”和“从品”之分,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)。10.姓。[zòng]1.古同“纵”,竖,直。2.古同“纵”,放任。
甚:[shèn]1.副词。很;极:进步甚快。言之甚当。2.超过;过分:无甚于此者。过甚其辞。3.疑问代词。什么:要它作甚?。姓甚名谁?[shén]同“什(shén)”。
密:1.事物之间距离近;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小(跟“稀、疏”相对):密植。稠密。紧密。严密。这一带的树长得太密了。2.关系近;感情好:密友。亲密。3.精致;细致:细密。精密。4.秘密:密电。密谈。密约。机密。保密。5.姓。
“过从甚密”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,其实它描述的是人与人之间交往频繁、关系紧密的状态。比如有人问:“同事天天一起吃饭、周末还约着爬山,算不算过从甚密?”这时候可以说:“他们确实走得很近,但这种‘过从甚密’对团队合作反而有帮助,毕竟信任是磨合出来的。”
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。有人可能会好奇:“邻居家阿姨和我妈每天一起买菜、跳广场舞,这种关系正常吗?”其实这就是典型的“过从甚密”。不过换个角度看,这种紧密的社交反而让独居老人减少了孤独感,说明适度的密切往来能带来情感支持。
有人会质疑:“过从甚密会不会失去个人空间?”这确实是需要平衡的点。比如大学生室友如果24小时黏在一起,连学习、社交都完全同步,时间久了容易产生摩擦。这时候可以说:“过从甚密就像吃糖,偶尔甜一下挺好,顿顿吃可能蛀牙。”用比喻帮助理解分寸感的重要性。
我个人观察到,现代人通过社交媒体实现的“过从甚密”更有意思。比如闺蜜的微信聊天框永远显示“对方正在输入…”,这种数字化的紧密联系重新定义了成语的适用场景。它既保留了传统含义,又延伸出新时代的互动模式,说明语言本身也在跟着生活进化。
最后不妨想想:当你发现某个朋友突然减少联系,是“过从甚密”的状态自然冷却,还是关系出现了变化?其实人际交往的节奏本就有起伏,重要的是找到让双方都舒服的平衡点。就像植物需要阳光也需要夜晚,亲密和独立从来不是对立选项。